信息化具有强大的带动性、渗透性和扩散性,“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广度向农业、工业、城市、乡村等经济社会领域全面渗透,深刻变革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向传统农业和城市的快速渗透,使得“智慧农业”与“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发展方兴未艾。
智慧农业的内涵
智慧农业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在传统模式无法解决农业面临的种种问题时,互联网却凭借其强大的流程再造能力,使农业获得了新的机会。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的应用,可以从生产、营销、销售等环节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率,改变产业结构,最终发展成为克服传统农业种种弊端的新型“智慧农业”,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智慧生产。主要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先进处理和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程控制,解决种植业和养殖业各方面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田种植向精确、集约、可持续转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施农业向优质、自动、高效生产转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畜禽水产养殖向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转变,最终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智慧经营。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农业经营的网络化水平,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互联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方面的业务,来解决“农产品买卖难”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流通扁平化、交易公平化、信息透明化,建立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最低费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智慧管理。主要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农垦等各行业领域的生产调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应急指挥,推进农业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水平和行政效能,来解决“农业管理高效和透明”问题。
智慧服务。互联网是为广大农户提供实时互动的“扁平化”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传统的农业服务模式由以公益服务为主向市场化、多元化服务转变。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地理分布、价格走势,从而结合自己的资源情况自主决策农业生产,重点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便捷灵活地享受到所需要的各种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