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智慧农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都市农业是指依托于大都市,服务于大都市,遵从大都市发展战略,以与城市统筹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特征,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等多功能性和知识、技术、资本密集特点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都市农业是为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位于大都市经济圈内的地缘优势是其先天条件。都市农业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后迅速向其他国家传播、普及。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先后做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
都市农业是融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业最基本的功能,为都市粮食和食物安全供给提供基本保障,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有所不同,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开始淡化,转向了“名、特、优、新、稀”的动植物产品、生鲜农产品和安全绿色食品的生产。都市农业也可以起到“都市之肺”的生态涵养作用,防止、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并利用农业的自净能力,以调节气候的方式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另外,相对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景观,和谐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为都市居民提供了与农村交流、与农业接触的场所和机会,满足了都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体验、采摘、游乐、教育的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这使得都市农业既具有历史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美学价值,又有旅游度假开发的经济意义。
都市农业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把农业纳入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形成农业、农村和城市的有机协调发展与兼容,不再就农业论农业,而是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同步,既保证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融合。都市农业有助于城乡之间的信息、人员、资源流动,利用大城市优势,吸引技术人才、科技资源向农业方向集中,以增强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智慧农业发展,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
都市农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相比传统农业,都市农业有更长的产业链,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解决乡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也有助于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营销促销手段的增加,餐饮服务、休闲观光等新型业态的兴起,更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基于都市农业的上述作用,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把智慧农业纳入其中,并作为重要建设板块。没有智慧农业的智慧城市是无法满足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和现代生活需要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