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

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局面初步形成。“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开放主动赢得发展主动、竞争主动,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稳步扩大。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6.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31.0%,年均增长7.0%;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3%,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5.2%下降到2014年的4.8%,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则由94.8%上升到95.2%。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04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66.7%,年均增长13.6%。计算机、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利用外资规模再创新高。2011—2014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49亿美元,其中,2014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对外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4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7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8.1%,年均增长15.5%,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2%。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13年在上海设立了首个自由贸易园区,此后又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园区。我国还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扎实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了包容发展新格局,凸显了大国责任担当。

民生事业大幅改善,发展成果普惠人民。“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重大民生制度创新,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了就业空间,就业总量不降反升。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148万人。2014年,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2010年增长13.1%,年均增长3.1%。2015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1.8%。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4491元,其中食品支出占31.0%,比2010年有所降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10.6%,交通和通信支出占12.9%,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覆盖面继续扩大。2014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8417万人、4561万人、3667万人、4478万人、4703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科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成绩显著。201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721万人,在校生2548万人,毕业生65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60万人、316万人、8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科技事业成果丰硕。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9%,比2010年提高0.36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2014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36万件,授予专利权130万件,分别比2010年增长93.2%和59.9%。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卫星应用、超级计算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30/10万下降到21.7/10万,全面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异军突起。2014年,电影总票房达到296亿元,同比增长36.2%。体育事业创造新辉煌。2011—2014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467个,创造了45项世界纪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