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叙利亚,俄罗斯的外交巧棋?

空袭叙利亚,俄罗斯的外交巧棋?

俄罗斯对叙利亚的空袭还在继续,消息却有些扑朔迷离起来,先是俄罗斯26发“克拉布”巡航导弹从里海出发,“准确命中了叙利亚境内11处恐怖组织据点”,让西方大跌眼镜;接着又传出俄罗斯导弹坠落伊朗、土耳其军队击落俄罗斯战斗机的消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就连俄罗斯美女天气预报员也开起了玩笑,称叙利亚10月的天气非常适合空袭。

当然,俄方的“突然”行动也招致西方媒体的诸多批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俄军空袭对象不是伊斯兰国和叙利亚极端势力而是叙利亚温和反对派;2)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将叙利亚内战脱入更为危险的阶段。

但对普京而言,空袭是维护俄罗斯声望,挽救落魄的中东盟友的重要行动。10月7日是普京63岁生日,在此前夜俄4艘里海舰队船只对叙利亚伊斯兰国发射26枚巡航导弹(Kalibr-NK,射程2600公里)配合俄空军作战行动,摧毁了训练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的据点。这是俄国首次在作战中使用海基巡航导弹,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将这一军事行动视为俄国军事意志的展现,并斥责美国对此视而不见。巡航导弹的齐射如壮观焰火似庆祝普京的生日,也传达俄军力强大的信息。一时之间,俄军似乎又重返苏联时期的辉煌,获得多数民众的支持。根据最新的列瓦达民意调查,72%的受访俄民众对俄军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据点进行轰炸持积极态度,47%的受访者认为俄罗斯应该帮助阿萨德政府对抗伊斯兰国。

在国际上,俄国的军事干预也让普京赢得了“硬汉”形象,俄罗斯重新获得在中东设置国际议程的地位。俄在面临两场危机(经济危机和乌克兰危机)时突然改变外交行动轨迹,抽身东欧进取中东反恐也有助于俄对外环境发生变化,促成俄与西方的谈判与对话。

“空袭叙利亚”在短期内成了解决俄外交困境的突破口,成为俄对外交往的一招巧棋。美国参议院麦凯恩(John McCain)认为普京此举利用了奥巴马政府软弱的特点,是美国领导力危机的标志。对俄罗斯是否派驻地面部队成为当前西方舆论探讨的焦点。尽管普京一再强调不干涉内政原则并敦促安理会解决国际危机,但多数舆论认为俄会出动地面部队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俄罗斯在此巧棋之后将面临风险与挑战。

叙利亚:不肯放弃的盟友

叙利亚作为俄罗斯在中东仅剩的盟友,在苏联时期就保持密切的交往。自独立伊始,叙利亚就对强邻以色列及其美国盟友怀有疑惧,自然寻求苏联的支持。在叙利亚领袖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1971-2000)时代,叙利亚与俄罗斯发展成为中东地区最为紧密的盟友,并经历苏联解体的考验。对俄罗斯来说,叙利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塔尔图斯(Tartus)是俄在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战略据点,与俄在黑海的塞尔斯托波尔港经土耳其海峡相连,成为俄海军进入地中海的“叙利亚快道”。不仅如此,塔尔图斯一直是俄罗斯与叙利亚军火交易的重要据点。在苏联时期,大马士革接受了大约260亿元的武器装备。苏联解体之后,叙利亚依然对俄罗斯有武器需求,成为俄罗斯军火贸易的重要出口方。

2010年,俄罗斯重建塔尔图斯港,随后又修建了大型后勤基地,并锚泊大型航空母舰。2011年叙利亚内战,俄罗斯通过塔尔图斯港出口重型武器装备,军事出口一度达到10亿美元,叙利亚向俄签订了40亿美金的军事订单。

除了军火贸易,两国经贸建立也异常紧密。由于长期受到西方经济制裁,叙利亚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导致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粮食、工业品、电力设备与石油。两国贸易在叙内战之后发展迅速,仅2011年就达到19.7亿美金。叙俄两国相互依赖关系由于传统友谊、海军基地和贸易发展到新的高度,并在叙内战时达到高潮。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威权政体纷纷倒下,取而代之是亲西方的民选政府。这让普京甚为担心,若叙利亚反对派夺取政权,俄罗斯在叙利亚苦心经营的军事基地和经济联系将毁于一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