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表达式参与推进治理现代化(2)

公民表达式参与推进治理现代化(2)

公民表达式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治理的权威主要源自于公民的认同。因此,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显然不仅需要“精英”们的政策参与,还需要民众一定程度的表达式参与。尤其是在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中,公民的表达式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近年来,在公民参与方面,政府不断拓展民众政策参与的空间,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此同时,民众也希望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更加自主、更为活跃的政策参与规模正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来自基层民众本身的政策参与动力,将会对未来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当民众能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便有可能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那些倾向于做出表达式参与的中国公民,已经显现出了“交往民主”的特征。他们倾向于通过政府提供的渠道或使用自己的方式,与政府或决策者进行沟通,试图去表达自己对公共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在表达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他们通常表现出的是有限理性的特征,因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对政策制定的绝对控制,而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协商式的政治参与形式表现出的是一种“柔性干预”。因此,在“交往民主”的限制之下,表达式参与并不会最终走向决定式参与。相对来讲,这种“柔性干预”不但政府能够接受,民众能够认可,对现阶段中国的政治沟通,乃至未来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倾向表达,而非表决的参与形式,既符合现代化国家的民主需求,又将治理现代化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公民对自身利益的关切程度越来越高,对民主、公平和正义的认识及要求亦日益增强,希望借助相关渠道或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的需求愈发强烈。良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公民积极地表达式参与。顺畅且多元化的政治沟通模式,有利于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民主行政与公民的表达式参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治理现代化也必将向前迈进。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也是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及发展基层民主,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任务。在遇到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政府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坚持在社会中开展广泛的协商,让公民的表达式参与贯穿于公共决策之前、决策的实施之中以及决策实施之后的全过程,这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进步、文明、合理,通常能够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公民表达式参与,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当今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博士)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