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在参加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前准备工作的调研时发现,部分地区村(社区)“两委”班子呈现“三偏三不”的现象。“三偏”即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后备干部偏少,“三不”即部分“两委”干部先进性不足、荣誉感不强、积极性不高。
村(社区)干部是党和政府的部署决策落实到基层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强,大量的惠农政策、资金、项目都往农村倾斜,村干部肩负的责任日益繁重。建设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乐于奉献、作用发挥明显的村(社区)干部队伍是换届选举的要求和目标,也是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迫切要求。
解决村(社区)队伍“三偏三不”难题,各级党组织要加强从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学生、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培养培育后备干部,促进“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的正常化,鼓励激励村(社区)通过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文凭。要加强对村(社区)干部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带头发展和引领致富的能力,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补贴待遇增长、选拔任用到机关事业单位、离任补偿补贴体制机制,使村(社区)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发展、退后有保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