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技术为支撑,将学报的内容产品延伸到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提升学报的影响力。传统纸质学报由于出版周期长、出版速度慢一些专家学者不愿投稿,致使学报失掉不少优质稿源;也由于出版周期长、速度慢、出版平台和渠道少,读者不能及时看到而受众面小、覆盖面窄;又由于其综合性强而显得内容分散不集中,读者需要花费整本刊物的花销才能换来一两篇有价值文章的阅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发展。克服这些缺陷,必须借助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将学报纸质版和新媒体版充分融合,并使其真正从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各方面一体化。这样学报才能将内容产品及其影响延伸到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而只有延伸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学报,才能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此,走融合发展之路,高校学报必须在拥有技术人才的基础上,以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像新闻媒体一样办好网络版、手机版、微信版、微博版以及随时出现的新媒体版。另外,还要办好客户端、二维码以及随时出现的新媒体等平台,使学报真正做到一种内容产品多种技术开发、一种内容产品多种载体和平台发布、一种内容产品多种渠道和途径传播。
三、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做好高校学报出版的“上游”工作。纸质版学报的出版流程一般是: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审理稿件——编辑、加工、校对稿件——印刷出版发行。新媒体学报的出版流程应该是:学报纸质版内容产品的生产——纸质版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技术处理——纸质版内容产品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从学报的出版流程看,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出版,始终都离不开内容,始终都要围绕内容工作。即使是采用新技术、新媒体出版学报,也不能忽视内容。内容是基础、是根本,内容不能保证质量,技术再先进、媒体再新、传播再快也无意义。虽然学报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内容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传送到读者或用户手中,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内容产品的学术质量。缺了学术质量,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出版,学报都将失去出版的意义。所以,内容建设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内容建设是第一要素。编辑人员一定要抓住纸质出版和新媒体融合出版中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控好学报融合出版产业链中的“上游”工作——内容建设,即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