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体育领域,美国观察和认识中国的思维方式接近于后现代主义。当今美国后现代主义盛行,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就是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了人类在认识万事万物时差异性的一面。美国对华政策中虽然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还未彻底理解,但是近年来相当多的美国人开始肯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多样性的眼光观察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国相亲在于民相交”,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十分顺畅,特别是彼此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这符合美国当今社会的后现代思维,如体育比赛,虽然中美人民各自为本国的运动员加油,但是一些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在中美两国都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中国姚明与美国的NBA同样夺人眼球,而美国爵士乐与中国民乐在双方国度都得到了礼遇和点赞。中美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润滑剂。2014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家眷慕名来到“小园”,品赏中国独特美食,感受中西方文化交融。
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极大地推动了中美两国在人文领域内的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中方宣布未来3年将资助中美两国共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美方宣布将“十万强”计划从美大学延伸至美中小学,争取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的目标;双方支持大学智库合作,每年举办中美大学智库论坛,在两国大学和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并推动公共外交项目;双方将支持每年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双方宣布2016年将举办“中美旅游年”,等等。事实上,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美国一些学者已开始从战略高度看待中美人文交流。著名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表示,鉴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一批在不同行业、能够说中文并且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事关“美国国家利益”。他说:“除非我们能够以中国的方式了解中国,否则我们无法清楚、有效、充分地对中国做出回应。”后现代思维日益在中美文化体育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使中美两国能够在人文领域和谐共生、彼此欣赏。
长远而言,要积极引导美国对华的后现代思维在两国军事和安全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即美方应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欣赏中国对于全球和平的理念与举措。就目前而言,要尽力去除和纠偏美方对华的冷战思维,可以借鉴美方对华经贸领域的后冷战思维,在中美之间明确共同利益,建立起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与预警机制。事实上,面对美方对中方的指责,中国也要积极与美方融合与沟通,通过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有效促进中美关系顺畅前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