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背景下未来教育走向何处

工业社会背景下未来教育走向何处

原题:对话:未来教育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位是执掌教鞭67年的“教育老兵”,生长于东方,而有全球化视野;一位是被誉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大师,来自西方,却对东方智慧研究深刻。10月27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与“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展开跨界对话,共同探讨在工业社会背景下,未来教育如何迈向新时代。

对话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   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周作宇

【从中国的教育来讲,首先要改变观念,转变培养模式,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就】

学习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地方,既培养未来的教师,又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彼得·圣吉先生提出“第五项修炼”,特别是提出学习型组织后,将培训进入到政府、企业界并且在过去十年进入教育领域。两位对培训都深有感悟,对教育的现状有许多认识。两位能不能就各自的观察、长期的积累,对各自国家的教育现状及学习做一个点评。

顾明远: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异。它们共同的地方是培养人,不同的地方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很难说哪个国家的教育好与不好。我觉得,教育需要借鉴。

对于中国来说,教育现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观念相对陈旧,培养模式相对落后,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能力,还没有真正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我曾经提出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现在,学生往往是被教育、被学习,特别是家长让孩子盲目去上各种补习班,而这些补习班并不是孩子喜欢的。所以,我特别强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有兴趣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动机在驱动,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就是考试的压力或者是父母的压力、奖励,但是这种外部动机很容易消失。内部的动机就是对每个学科的兴趣、爱好,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这种兴趣爱好。

所以从中国的教育来讲,首先要改变观念,转变培养模式,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就。当然,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各项改革,产生了许多好经验,许多好校长、好教师,他们都有改变的愿望和热情,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彼得·圣吉:首先,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行动中发生的,这点显而易见。比如想想你是怎么学走路的?就是从试着走几步开始,学说话也是从说不清楚开始的,还有试着自己将食物送到嘴边。所以说,所有学习都是来自于行动,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开始学的时候一定会犯错,因此可以说,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第二点,学习者会去学习他想学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原则。当然像顾明远先生提到的,学习的动机是复杂的,但是只要你问一下自己,学走路是为了让爸妈高兴还是因为自己想走?这时你就能很快区分到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不同了。

第三点,学习不是个人化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学走路是发生在社群里,这个群体里的人都会走路。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同时又有一个更大的关系背景,我是在关系中学习的。所以我们看到,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当我们学走路的时候,家长并没有尝试去教走路的知识,而是很自然地鼓励孩子说:“你真棒!”

同时,因为学习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所以需要一个关爱的氛围,比如我们学走路时肯定会摔倒,但是我们不想摔倒。所以,关爱和支持的环境非常重要,要允许你、支持你去犯错。但工业化背景下教育体制里的一切教育行为,与我们对于学习的天然理解却背道而驰。比如,让学生坐在椅子上不乱动,静下来,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学习发生的。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们就会责备,所以在学生眼里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

我们的教育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那是因为在工业化时代,建立学校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训练工人。学生从学校毕业就要去工厂工作,而工厂不需要学习者,需要的只是高服从性的工人。这时,师生关系实际上是工厂监工和工人的关系,工厂监工负责流水线的顺利运转。换句话说,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进度将教学完成,教学就变成了一个流水线。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工业化时代下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所以当顾明远先生提到现在的教育改革正朝着正确的方向时,我备受鼓舞。

最后,我还有一点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如此顽固,已经处于工业化后200年的我们,还在用这样陈旧的教育方式,我们到底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