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
践行“三严三实”不仅要学习文件和讲话精神,更是要在内心深处养成“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观念,不能学一套、用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当“两面人”,“真学假懂”。只有真正领会精神实质,拧紧“总开关”,谋事做事时才能不偏不乱。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一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与战士同甘共苦,将不畏死、兵不惜命。今天,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忠诚履职、廉洁实干上当好模范。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是共产党人修身、立业、做人的基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还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人生的基点基准。所以为政为官者要做到以德为先,修身养性,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治国、平天下,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邓小平同志曾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们要经常问一问,手中的权力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玩忽职守、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没有巧立名目、吃拿卡要?有没有公权异化,把权力用在关系户、小圈子、小团体的利益上?有没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贪赃枉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将自己放在与群众平等的位置,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因此,我们要谨慎用权、规范用权,如履薄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多次提出修缮,他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对领导干部来说,律己能赢得尊重,树立威望;律己能凝聚民心,汇聚发展正能量。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看一看自我要求严不严?对家人、亲属、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严不严?是不是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带出好队伍,养成好风气。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天然拥有,而是人民赋予的,受托的权力只能造福于民,绝不能用权谋私。这要求我们要敬畏群众、时时自省;敬畏规则、清正廉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唯有如此才称得上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谋实事、不干实事,历来为民众所厌恶。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苦难、走向辉煌,靠的就是“谋事要实”的品质和追求。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按照“谋事要实”的要求,处理好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远大理想和实现目标结合起来,从眼前做起,从群众期盼的实事做起,绝不能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绝不能违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绝不能脱离实际,绝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留下无法弥补的后遗症。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推动工作有效落实,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领导干部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处在什么条件,只要一心为民,脚踏实地,就能造福一方百姓,成就一番事业。“创业要实”树立的是一种正确的政绩观导向,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担当意识,倡导的是一种改革创新精神。我们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搞金玉其外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有没有说的多、做的少,不敢担当?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崇尚实干、敢于负责,立足实际,尊重规律,采取的每一个措施都要有针对性,实施的每一个行动都要着眼解决问题,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务求实效。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毛泽东在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严厉批评了“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的风气。党员干部做人要实,待人处世要表里如一,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矛盾问题面前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要以实立身、以实为守、以实行事,对组织忠诚老实、对同志诚恳实在、对工作负责扎实、对人民真情实意,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树立起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务实形象。
总的看,“三严”是内在要求,讲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三实”是行为取向,讲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三严”和“三实”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三严”是根本、是出发点,要守住严、防止松;“三实”是目标、是落脚点,要突出实、防止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品格和做人操守作出的最基本的规范,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循。今年我们贯彻自治区、地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完成抓稳定、抓法治、保平安、惠民生等各项任务,也都离不开“三严三实”作保障。我们**口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自己的作风严起来、实起来,使清风正气一点点积聚起来,,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