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同研究机制 激活地方新型“智”库(2)

创新协同研究机制 激活地方新型“智”库(2)

3.创新“学者+记者”协同机制,处理好“研”与“传”的关系。咨政成果要更好地为基层党委政府理解和接受,就必须把“研”与“传”有机结合起来,在“研”中化解“传”的问题。大众媒体记者特别是时政类报刊记者的职业敏锐性、实践关注度、话语大众化和宣传通达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在推动媒体智库化的条件下,强化记者对咨政活动的过程参与,让记者和学者一起聚焦基层实践,进行思想碰撞、话语联姻,让咨政“好声音”发得准、唱得响、听得进、传得远。一是深挖调研主题。面向基层发布调研方向,基层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申报调研选题,充分整合后形成调研计划和具体调研方案。二是实地调研把脉。组织记者、学者形成调研团队,开展“学者记者携手走基层”活动,多个视角看问题,在听、看、议中把握基层实践,号准发展脉搏。三是发布调研成果。借助地方主流媒体专版专栏发表“记者综述+学者点评”,运用清新易懂的话语,推出点穴式、大众化的咨政研究报告,查找问题,探索对策,提升经验,服务基层党委政府完善决策,同时发挥智库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积极作用。

4.创新“报告+研讨”协同机制,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中心组为重要平台,深化集体学习。集体学习也是问政问计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强化实践导向,采取“报告+研讨”的形式,延伸学习链,强化虚实结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把学习报告会化为务实咨政会。一是会前精心备课。主讲专家要摒弃“一稿讲天下”的传统做法,而要深入实地调研,与地方实际工作部门联合备课,抓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专家与领导的共鸣点,形成“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针对性讲稿。二是会中上下互动。扬弃“你讲我听”的传统做法,设置“你问我答”的互动环节,提升“听众”的学习主体性,形成台上“用心”讲课、台下“用心”听课的生动局面,增强报告的决策参考性。三是会后深入研讨。传统的报告会往往是专家“说过就算了”,对实际工作部门的启发作用十分有限。因此,要推动主讲专家与地方实际工作部门会后“趁热打铁”,面对面交流,消化吸收专家报告内容,共同探讨工作思路,增强报告会的“溢出效应”,切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更大成效。

5.创新“存量+增量”协同机制,处理好“供”与“需”的关系。在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新形势下,咨政成果、咨政资源、咨政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必须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实现咨政效益最大化。一是放大正能量。好的咨政成果往往不是“一次性”产品,许多对策具有共通性、普适性,可复制、可推广。要通过汇编出版、网络推送、座谈交流等途径,推广蕴含理论之思、破解实践之问的善策良方,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得到再分享、再利用。二是丰富数据库。咨政研究需要占有大量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要重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能量,运用网络新科技,收集、整合、存储咨政信息,不断充实咨政载体、咨政成果等的“大数据”,构建开放、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为咨政研究提供有力的“云支撑”。三是续推新人才。咨政人才是咨政研究的主体性要件。建设地方特色新型社科理论智库,需要造就一支德学双馨、复合多能、梯次合理的咨政人才队伍。所以,要把握咨政研究的具体特点和咨政人才的成长规律,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激励机制,织密支撑网络。注重组织社科理论骨干人才走出“象牙塔”,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调研考察,到党政机关挂职任职,强化实践认知;组织党政机关人才到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夯实学理基础。通过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强化“旋转门”机制,推动咨政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本文系江苏智库发展中心课题“构建地方特色新型社科理论智库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JSZK10])

(作者: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苏州市社科联秘书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