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正在崛起的中国及其治理世界能力的预备(下)(4)

张文木:正在崛起的中国及其治理世界能力的预备(下)(4)

台湾问题的出现,并不是雅尔塔体系的错,而是冷战的错。冷战才使台湾回归祖国成了所谓“问题”。因此,所谓“台湾问题”的出现,是雅尔塔体系的倒退。现在留给中国政府的挑战是,统一台湾成了中国进入世界政治的第一道门坎,也是中国进入大国竞技场的第一张但却是初级的资格认证书。目前美国似乎没有直接与中国交手的安排,它只是先放对台湾有更迫切觊觎之心的日本出来与中国交手,如果中国跨过日本这道坎,就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越过中国(1895年)、俄国(1905年)这两道坎之后,美国就开始与日本认真打交道并与之分红的经验一样,中国如想获得与美国在亚太平等分红的地位,就必须先切实——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打掉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觊觎之心。如果中国在这件事情上取胜而不是所谓“双赢”——在核心利益上不可能存在“双赢”,中国与日本的未来在亚太的地位也就大体确定了。估计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人是不会让步的。

大国崛起的规律性现象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要有相当的缓冲空间;这种空间的大小与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的冲突概率和烈度成反比。如果在地理没有空间间隔的条件,那么保持双方的战略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战略武器的均势则是和平的保证。所以,大凡国际和平体系,不管是维也纳体系还是雅尔塔体系,多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制定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国际和平体系的解体也首先是从这两个方面的消失而开始的。

抗日战争中为什么发生那样大规模的战争啊?苏联准备得比较好,日本想打但没有打过去。我们准备得比较差。日本就过来了,尽管最后赢了,但中国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现在日本又起来了,与此同时,中国也出了一些对日“新思维”,要求中国政府“不妨大致地搁置历史”[25],“从政策声明和实际态度两方面‘一视同仁’地看待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即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提出中国未对其他同类要求者(如印度、埃及等)提出的特殊条件。或者更进一步,择时积极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6] 但现在首要的问题,日本并没有“大致地搁置历史”,它至今没有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现在需要回答的是:日本是否会放弃对台湾的企图?如果不会,那中日之间就很难有“新思维”所描述的那样的调和余地;如果没有调和——这里特指的是战略核心利益上调和——的余地,那“择时积极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联合起来打败了日本法西斯的亚太各国,意味着什么?最后,对支撑战后和平的雅尔塔体系及建立其上的联合国,又意味着什么?

九、国家如无威力,仅凭谈判技巧实现不了国家战略

国际问题会把中国人的视野拓展。从我们国家人民的知识结构来看,20世纪40年代是军事挂帅,全党学军事。50年代全民学技术。到文革中全民学政治,搞阶级斗争。“文革“结束后大家一窝蜂地学数理化,那时陈景润成了知识分子的偶像。后来又争当万元户。接着又办班弄文凭。后又学经济:开始学政治经济学,后来“政治”不要了,学经济学,金融学,学房地产,最后是国际金融学,玩经济泡沫。下一步我看这泡沫要被挑破,人民开始再次重视政治,不同的只是从阶级的政治转到国际的政治。婚姻的取向也是社会价值的取向。解放战争胜利后,姑娘都找军官出嫁。后来嫁大学生、嫁工农兵、嫁万元户、嫁学者,我看婚嫁的风向下一步又会是军人。因为国际政治也是以军事为基础的,而国际政治的风险日益向中国逼近。

中国目前国内问题很多,但这并不可怕。大家知道,包括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在内的任何一个大国崛起之初,都有巨大的社会分化问题。大家看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章讲的就是工人阶级贫困化问题。大凡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都讲利润起家,这在初期一般都要压低消费资金的支出。但这不应当成为国家对社会责任的托词。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注意这些国家的解困之道。英国、美国后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它们通过海外扩张,扩大利润回流。通过牺牲资本外围地区,即将国内的贫困转移到世界其他地区,将国内的两极分化转换成国际间的南北差距,这样尽管不怎么道德,但它确实由此获得大量高额海外利润以增加社会福利,反哺国内贫困阶级,国内工人阶级由此过上了贵族化的生活。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同时它也就是英国通过侵略中国和印度的战争在东方掠夺最疯狂的时代。其间大量利润回流英国,穷人一夜间成了富人。从国内范围看,英国资本主义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从世界范围看,它又通过战争牺牲东方民族使英国另一部分人即原来的穷人也富了起来。后来居上的美国发展道路也是这样。到了19世纪的70、80年代。美国工人穷得不得了,童工很多,当时工人还夺取几个城市。结果美国政府派陆战队对工人运动实行严厉镇压。当时美国工人运动非常强大。但美国对此也不是从国内入手,而是到海外打开市场,扩大海外利润回流,以此化解国内因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此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海军,在当时,海军是获取世界财富的几乎是唯一的手段。国内政治问题通过依托于军事手段的海外扩张来化解,这是英美国家成长道路上的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

2004年7月,我到深圳登上作为游乐项目的苏联时期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那是苏联制造的。在甲板上我眼泪差点掉下来:看到俄国姑娘在曾是本国的军舰上为游人跳舞赚钱,那情景,就好像妹妹在为被卖掉的哥哥数钱。你说俄罗斯姑娘没尊严、没感情吗,也不是,只是没办法。如果中国把自己的战舰卖给别的国家当游乐项目,任人践踏,那无异于在踩中国人的胸膛,在踩中国人的神灵。军舰是国家之神。军舰的前途不是远航,那么它宁可沉在海底,也不能被人当乐子耍。我看到躺在脚下的“明斯克号”庞大躯体,我想到曾任人宰割的近代中国,同时我又想到中国的未来。

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身躯,肌肉、神经走到哪里,骨头就走到哪里。对一个国家而言,骨头是军队。神经是文化,是我们信息传播。肌肉又是什么呢?是经济,是公司,但公司都要有军队跟着。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几乎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国之经济犹如一人之膀臂,不管你伸多远,只要没有军队跟着,谁都可以斩断你。中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美国给它换个政府,瞬间就没了。不要真以为贸易就靠谈判,谈判就靠技巧。国家谈判后面如无威力,仅凭技巧解决不了问题。历史上有许多时候,道义的力量是有限的。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整个是军舰先行,1898年它学1588年“西班牙海战”中的英国,一举打破英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锁,拿下古巴、夏威夷。夏威夷地理位置相当于中国台湾,况且当时它不是美国领土,美国一年就将它拿下,现在也没有出现“夏威夷人民绝不答应”的情况。台湾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喊了50多年却越来越远了。光喊不行,你得来点真格的。温柔外交应给“柔”字旁边加个“扌”,即温“揉”外交。对陈水扁这样的死硬台独分子,你得使劲揉,你不揉他,他不听话,他还以为你弱。现在我们会温,也要会揉。陈水扁他们这些人,怕的就是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停在那儿,“台独”分子就不敢动啊。这么大的国家,在主权问题上只放空炮。人得有力量,力量是威信的基础。威信,威而信,国家也是这样。

中国在发展问题上切忌纸上谈兵。中国要解决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要发展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而这与英美国家面临的问题一样,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但问题在于:是仅在国内配置资源,还是同时也在世界范围配置资源?今天的中国自己得的很少而为世界贡献的却很多,那按权利义务相等原则,中国就有权利从世界获得相应的资源配额;这是民主的权责对等原则,这对奉行民主原则的西方国家当然就不应当是“中国威胁”。吃饭干活,天理而已。在吃饭问题上,西方民主立即就显出其虚伪性:中国做了贡献并开始需要世界资源时,这时西方大国不给你,就说你“威胁”了他们。最近石油价格上升,这表明国际资源分配体制不合理。正如粮食价格上涨,不是粮食不够,是因为太多的人饿肚子而又得不到粮食。一方面是有需求而没有相应的消费资料,另一方面是有消费资料但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这是世界资源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这与劳动力的价格是由失业后备军的多少决定的道理一样。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