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领世界文明之先。在中世纪,中国是世界文明巅峰。近代运势西渐,从阿拉伯半岛到意大利,经西班牙到荷兰和英国,最后到美国。从20世纪末,这种运势又开始从美国向太平洋西岸移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新世纪伊始,这种移动速度与美国衰落的速度同步加快。好在中国曾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文化布局的底蕴还在,华夏文明在东亚仍在延续,毛泽东思想还在中国发展。如果在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吸收了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中的优秀成分,那么,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的伟大复兴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业。
现在美国人说“中国威胁”。
但我们不要忘了,“美国威胁”论也曾是欧洲人赠给19世纪正在崛起的美国人的“桂冠”。
不仅如此,诸如威胁论、文明冲突、邪恶轴心之类的妖魔化“罪名”,美国在历史上都曾担戴过。
比如美国独立战争前后,欧洲人用类似中国的金石学的方法来论证北美人种不行,说人到了美国三四年后,智商退化,个子减低。有一件趣事。当时有法国人写这种书,富兰克林在法国巴黎请《两个印度的历史》的作者雷纳尔及其他几位法国学者,他也带了同等数量的美国学者。他先让那个雷纳尔大谈一通美国人种怎么不行,为什么欧洲人到了美洲个子就要变低,人种就要退化。讲完后,富兰克林说“全体起立”。起立后一看,美国这边个子都比法国人高,最矮的就是那个作者。雷纳尔笑笑,很尴尬。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出现了“文明冲突论”,讲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和罗马拉丁文明的冲突。有一本《泛拉丁主义——南方邦联和法国结盟的必要》小册子,全书的首页就提出三种文明的冲突:“三种力量、势力和文明在当今得以发展并试图瓜分世界,这就是俄罗斯—斯拉夫主义,盎格鲁—撒克逊主义和高卢—拉丁主义”。[39]法国是罗马拉丁文明的代表,英国和美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代表。美国被认为代表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不好的方面。
有意思的是,当年欧洲人这种对美国人的攻击还掺加了类似今天小布什政府攻击东方国家的所谓“邪恶轴心”内容。说林肯和俄国沙皇合作,形成了世界邪恶轴心,因为当时俄国人支持林肯北方统一南方。欧洲人认为俄国沙皇是世界上最恶毒的,和他结合是邪恶的。1863年,沙俄海军对美国北方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官方访问,以示对林肯政府的支持。“俄国人受到了几乎是歇斯底里般的热情欢迎和招待。全国都乞求上帝保佑俄国人。1866年,沙皇在一次暗杀阴谋中幸免于难,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专门决议,向沙皇表示慰问”。[40]这引起了欧洲人的指责。1863年6月19日,《美国邦联国的真实情况》一书的作者德莱昂在致本杰明的信认为“林肯与沙皇专制主义相互表现出来的友好让整个欧洲吃惊”[41],法国《祖国报》有意将林肯与沙皇作为两个邪恶“轴心”并列一起,认为“北方联邦是美国反叛各州的刽子手,沙皇俄国是追求自由民族的刽子手。”[42]1867年4月9日,美国参议院以372:的表决结果批准从俄国手中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英国驻华盛顿公使向国内报告说,这项条约是美俄联手挑战英国权势的一个信号。[43]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崛起。到1898年,美国向西班牙宣战,占领古巴和菲律宾。这时欧洲又出现“美国威胁论”。1899年有一个叫奥克塔夫·诺埃尔的人写了一本名叫《美国祸害》的书,认为:美国“朝着全球干涉主义刚刚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古巴的是一小步,在马尼拉的则是一大步”。 菲律宾只不过是“吸引美国的远东贸易的钥匙”。美国“对旧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的敌意”,这种敌意如今终于爆发出来了。与欧洲对抗在所难免。“在全球的各个地方,美国不久将必然与欧洲发生冲突。”作者认为全书内容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世界属于美国人”[44]。
美国也是这么被歪曲和被妖魔化过来的,欧洲人也曾将美国说成“邪恶”轴心,当时美国不也是与什么文明“冲突”的一方吗?这就说明,美国现在的“文明冲突论”、“邪恶轴心论”和“中国威胁论”,都是在英国人、欧洲人曾用于美国人的说法翻板。这对具有历史眼光的学者而言,没有新意;对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而言,这是在变相表达美国妒忌中国的心理。偏见和谩骂的结果怎样呢?结果是美国在欧洲人的嘲笑、挖苦、谩骂、偏见和遏制中愈挫愈奋,强力崛起:从一个受压迫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地区性,继而世界性的大国。从一个所谓“邪恶轴心”变成了所谓的“民主中心”。所以,毛泽东同志说:被敌人反对是好事。
现在,美国人担心中国崛起后最终也会称霸。
其实,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打败美国后就已经崛起,但事实是至少新中国发展五十多年迄今也没称霸,没有在海外占领他国尺寸土地。欧洲人当时也是怕美国称霸,因而压迫美国。现在美国以同样方式压迫中国和亚洲。欧洲压迫美国不仅没压出名堂,反而还压出一个曾经是美丽而坚强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是在压迫中成长的。难道美国压迫中国就能压出美国期望的结果吗?显然不能,结果一定是与欧洲压迫美国的历史一样,压出一个和谐美丽的中国。与其这样,美国为什么不与中国早作合作呢。如果欧洲人早一点跟美国合作,也不至于是今天这个样。与古罗马的命运大体一一致,美国崛起是被逼出来的,但美国的霸权却是自找的。自从美国称霸世界,美国就不美了。恩格斯说:“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45]世界还是多元的、和谐的,你美国不能逼人太甚呀。你老打压别人的文明,这种文明反弹过来就会打倒你自已。“9·11”就是这种反弹的表现之一。
那么,如果继续这样打压中国,中美之间是否会发生冲突?
其实,世界大国之间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有核国家冲突的可能性更小。它们接手的基本方式是间接的。冷战几十年,世界冲突不断,但苏联美国之间没直接打过仗。它们到处冲突,但都是间接的。朝鲜战争,名义上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部队在朝鲜国土上的间接较量。中美未来也是这样。如果大国直接冲突,必然带来不可控的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说“中美冲突”不准确。我更喜欢用“搏弈”来表达大国间的矛盾。中美之间有巨大的搏弈,但短期内不会是直接的军事冲突。因为双方都是有核国家。核武器出现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大国之间、有核国家之间不易直接冲突。除非遇上极不明智的领导人,或东条英机式的二愣子内阁政府。美国在与中国搏弈中的东亚代理人就是日本极右势力和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台独势力”。所以说,中美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存在的,但不是直接冲突的。20世纪初日本与中国冲突,美国绥靖日本。将日本放出来,叫亚洲人自己掐,掐到最后,谁赢了美国就跟谁好。最后日本赢了,美国就跟它好了。但是日本多走一步,打了美国,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美国交朋友的规律是,你只有成为美国打不败的对手,美国才和你交朋友。你要是跟着它,巴结它,它随时可以把你抛弃。所以,战略上说,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成为美国人打不败的对手。毛泽东就是这样与美国人交上朋友的。美国的朋友是打不败的对手,这个定位就比较准确。你是条汉子,美国就跟你交朋友;不然它会随时踹掉你。
世界秩序多是强强合作,强弱之间不可能有平等地位,何谈“合作”。1945年蒋经国代表国民党政府去与斯大林谈外蒙问题。蒋经国表示不同意外蒙“独立”,并请求斯大林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对失去外蒙的心情。斯大林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斯大林不耐烦地对蒋经国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4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