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中国何时能出世界级大师?

人才培养:中国何时能出世界级大师?

我国人才规模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大师更为稀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何让世界级大师“冒”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让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是当下破解“高精尖缺”培养难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者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便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远不够……”这是日前召开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上发出的强音。

这番话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却也让人不禁陷入深思,究竟是什么让曾经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近一百年来在世界重大基础科学领域创新中鲜有建树、陷入沉默?

世界级大师的缺失,限制人才成长和激发生产力的机制、土壤与环境,或许是症结所在。而改变这样的现状,要从扭转目前悄悄蔓延于高校的“短期功利主义”倾向开始。

为什么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激情般地好奇”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超时,这位长期工作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一线的学者不无忧虑。

杨超介绍,长期以来,国外对于中国实行高科技限制政策,许多国际前沿的技术无法引进,到现在为止,在装备制造方面,国外对于中国的科技限制依然控制在二到三代以上的差距。以大飞机制造为例,即便我们对于发动机的原理以及相关关键技术难点都已搞清楚,但在材料与制造工艺方面却尚未取得重大突破,而恰恰这些,更需要科研的耐心、潜心与笨功夫。因为每一道高质量叶片的取得或许都需要经过上百道工序,加上每一道工序的温度等状态控制都不尽相同,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对科研有着浓厚兴趣,并能够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和积累,这也是当前青年学生身上最为缺乏的。

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

“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一流成果的取得,一定是建立在对问题持续的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思考几年,甚至十几年,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要摆脱功利、浮躁与诱惑,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强大的好奇心,无法坚持。”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钟章队分析,“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基于一个重要思路的提出,我们常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基于持久观察与思考。这一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缺乏。”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中,中国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好奇心往往随着学业的增长而衰减,小孩子最喜欢问问题、最有好奇心;小学生要差一些;中学生更差一些;大学生上课一般很少主动提问题;到研究生阶段,往往需要老师点名要他们回答问题。事实上,求知欲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平时多思考问题,多问一些“好的问题”,就慢慢会“独具慧眼”,能提出超出一般人想象力的问题。对此,“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院士也颇为忧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