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2)

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2)

具有贴近性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贴近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应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能,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供及时快捷、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人民。针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公共文化服务应以基层乡镇文化建设和发展为重,健全城乡文化一体化机制,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地方文化传统特色基础上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注重体现当代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增强人们参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公共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自愿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从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现实生活中,纷繁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最具生活意味,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人们在休憩、娱乐、放松和审美的状态下,调整生活节奏、方式和心态,提升蓬勃向上的精神境界,从而自觉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具有寓教于乐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公共文化服务将文化的先进性、广泛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增强人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异彩纷呈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公共文化形态,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能为人们提供快捷、实用的文化资源;品种齐全、层次细化、特色鲜明的多样化优秀文化产品以及近距离、经常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措施,能够在满足人们消遣怡情等文化诉求的同时,帮助人们认清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兼具教化和娱乐双重功能的公共文化活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应。

通过寓教于乐的公共文化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与感染力。公共文化服务可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诠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全面描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愿景,引导人民奉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公共文化团体和文化工作者应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目标,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努力创作出更多让人民满意的文化艺术产品。通过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自觉认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济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