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国民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招生制度、质量评价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思想先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基本普及信息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配备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在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上取得重要进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业成就水平、科学文化素质、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民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总之,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吸收国际上也包括西方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同时要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和精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办教育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为更好观测和评估教育现代化进展,笔者从普及与公平、水平与质量、服务与贡献、条件与保障、信息化与国际化五个维度设计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详见表1)。
三、2030教育发展远景目标
展望未来,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本优势,中国最重要的基本国策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第一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使用。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责任也是政府的第一责任。中国要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顺利崛起的条件,也是中国长远竞争力的来源。
未来十几年,中国需要有效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到2030年,我国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战略目标,它旨在全面开发、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大、最丰富、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为全面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到203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实现更高水平的12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6年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3亿。从国际比较视角看,到2030年,中国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美国差距迅速缩小,按初等到高等预期受教育年限缩小至1.3年,按学前到高等预期受教育年限将超过美国0.5年。中国用80年的时间(1949-2030)实现了美国用二百年时间(1830-2030)完成的人力资本现代化过程,(24)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为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