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烛 照亮世界  (3)

点燃心烛 照亮世界 (3)

——记白云区第三中学盲人女教师刘芳

摘要:刘芳,一个爱岗敬业,顽强与命运抗争,在眼睛失明后用心点燃光明的人。她的精神感染着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她多次荣获贵阳市先进工作者、十佳德育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优秀德育课教师,贵阳市年度“爱岗敬业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称号。

打开心窗,在道德讲堂放光彩

“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从黑暗重新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刘芳在她的小说《石榴青青》自序中这样写道。

七年来,刘芳每个学期都要在白云区第三中学做50个以上的微型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她的咨询课很受欢迎,学生们常用鼓掌、尖叫和拍桌子等方式欢迎他,并亲切称她为“刘妈妈”。

为了配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刘芳把多年不用的广播站建立了起来,亲自培养播音员,校园之声影响了一批批学生。她还培养了一群诗歌朗诵爱好者,经常带着他们参加校内外的比赛,获得了很多荣誉。

刘芳失明后仍坚持在岗,把心中的爱传播给学生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知道。有人说她是“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有人说她是坚韧的“山菊花”。此后,她多次被邀请到别的学校和单位做道德讲堂和职业倦怠分析,她坚毅的性格感染着每一个健全的人。

2009年,刘芳在白云区机关做了第一次“道德讲堂”,题目是“爱岗敬业”。刘芳提前准备了一篇7000多字的稿子,内容主要是自己和学生们的故事: “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人,还是会紧张,担心讲不好。”当天,台下坐满400余名机关干部,刘芳讲完,台下掌声雷动。“听说,很多男同志也流下了眼泪。”而那一场“道德讲堂”,也是刘芳唯一流泪的一次。她不想把不快乐带给别人,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坚强。但那一次讲到自己失明的经历时,刘芳还是哭了。

“每次回家,我都会开灯。不是为了光明,而是为了温暖。”这是刘芳在乌当区供电所“道德讲堂”上的开场白。她总是针对不同的听众,讲不同的话。“第一次道德讲堂做完,全场很多人都留下了热泪。我想是不是我的讲话,真的触发到了人们的内心。我找到了一种价值。这么多人能够为我和我的学生们落泪,说明是一种需要。所以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如今,刘芳已经在“道德讲堂”做了180多次报告。

除了把热度传播给社会,她还在乡村青少年宫和学校开设了道德讲堂。她把跟她一起作报告的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讲给全校的学生们听,身边人、身边事,触动着每一个幼小的灵魂。

从课堂到讲堂,刘芳的人生又增加了更多精彩:2008年荣获贵阳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十佳德育标兵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贵阳市年度“爱岗敬业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称号……

200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听了刘芳的故事后,深情地抱着她说道“谢谢你!”

面对众多的荣誉,刘芳把它们看成工作的肯定和动力,“农村教育还有很多的不足,也还需要我们继续去努力。”

现在,刘芳的心理咨询室除了每周二至四放学后开放外,节假日、寒暑假都向学生敞开大门。她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张贴出来,全年无休接受学生倾诉。

熟练掌握盲人软件后,网络成为她的新天地。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定期更新心理路程,也记录了她对社会和学校的思考。QQ成为她与学生倾听、分享、交流思想的新手段。

2011年间,她采访了白云区内十所学校的校长,从幼儿园到中学,她用倾听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份对教育的反思。

除了更多地去倾听、思考,从小爱唱爱跳的刘芳学习起了朗诵、画画,听起了每年的时装周流行趋势。

“勤牧于晨”是朋友送给她的一幅画,她特意挂在办公室显眼的地方,不断激励自己。

她还加入了道德模范志愿团,深入贵州贫困山村的学校,去帮助困难求学的孩子。用自己不多的小说出版费,资助了学校5个困难学生读完初三。

“刘芳给我们很多力量。”同事毛艳红说,“她都认真地活,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

“她对我好,以前有好东西给我,我都接着。后来她看不见了,我想就算我收入低,也不能总去拿一个盲人的东西,就没接。她慌了,用手在空中舞着找我,我看着不忍心啊。”学校清洁工马学忠说:“我在这扫了24年地,与刘芳相处的时间算是很长。她性格活泼开朗,我常常看着她走下来,一个人,走下楼梯,穿过走廊。还和以前一样活泼。”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