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再读 《摆脱贫困》

编者按: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当此之际,重温习近平1992年所著的《摆脱贫困》,有助于更好学习领会《决定》精神。

1992年出版发行的《摆脱贫困》一书,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发端,极具思想价值。20余年后的今天,再读此书,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理论,以及理论中的思想价值追求。

实践智慧——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翻开《摆脱贫困》,书中说,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诸如此类的“实践”字眼随处可见,全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条主线。

在《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一文中写道:“路子明确了,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反对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人浮于事、松垮散漫的习气,提倡满负荷和紧张高效的工作节奏,今日事今日毕。”其敢为天下先,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实践之风溢于言表。于我国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整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情况复杂,各不相同,要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一刻也急躁不得、冒进不得,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不能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最后难免变成“客里空”。共产党人的事业不是靠面壁坐禅获得,而是靠实践的积累、升华;共产党人的成功不是靠神仙上帝赐予,而是实践的必然结果。“修行靠实践,功到自然成。”因此,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坚持行动至上,不断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去解决事关教育、就业、收入、住房、医疗、社保的民生问题,才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辩证思维——照辩证法办事靠得住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呼唤哲学智慧,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养辩证思维方式。阅读《摆脱贫困》即可发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即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是从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理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看问题。比如,他提出“弱鸟可以先飞”的论断。他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问题的关键是,不少贫困地区希望国家多拨资金,多给予关照。关照多一点总不是坏事。但换个视角来看,贫困地区也必须摆正位置: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到自己身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凡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挖掘自身潜力,通过内因让外因起作用,这就是“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在讲到闽东财政经济时,他说:“如果把财政看作是一个钱袋子,从这种观念来看,没有钱了,袋子当然也就用处不大。这是一种陈旧的观念。财政经济决不是只管收支的钱袋子,而是调节经济的大杠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提倡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和解决财政经济运行中的全局和局部、紧缩和发展、增加收入和搞活企业、多办事和量力而行之间的诸多矛盾。他还说:“经济大合唱,有很强的艺术性,既要讲合唱的规律,又要讲合唱的技巧。”透过上述字句,研读这些论断,可以看出习近平倡导和坚持用辩证法办事的传统由来已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