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问题成少数干部惯用的挡箭牌,人之常情成为贪腐行为的遮羞布,此类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不仅恶化了社会风气,更是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其危害不言自明。深究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的确是多种因素盘根错节所致,但若剥离外在诱因的话,说到底是部分领导干部为官底线模糊的问题,即立事不能素位,立身不能守常。
素位乃为官者立事之基。何为素位,《中庸》之“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而已,即安于所处之位、做好当做之事。然对于动辄拿制度问题说事者来说,这恰好成其指摘之处: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该伸手时不伸手的缺位现象,冷作壁上观者言之则制度不科学,释之则非吾“懒政”、反冠之以“遵规与守纪”;对于在其位乱谋其政、不该伸手时乱伸手”的出位现象,乐此不疲者言之则制度太僵化,释之则非吾“乱政”、反美名曰“胆识与闯劲”;更有甚者,或巧合或大势,出点成绩则以自身努力出头揽功,或袖手或蛮干,出了问题则以制度问题诿过,这样的领导干部实在是令人无语、伤民之心。
领导干部以“素位”立事,就是要做到思不出其位、行不出其位,既要当为则为,不回避、不袖手、不退缩,纵难比蜀道之登,亦要有愚公移山之志,“士君子到一处,便思尽一处职业”乃为底线;也要当禁则禁,不乱行、不胡为、不蛮干,纵有理由千般,亦要谨守权责边界,“乱云飞渡仍从容”是为顶线。
守常乃为官者立身之本。何为守常,固守常法、按照常规行事也,《管子•侈靡》之“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是也。世间万物各具常性,顺其自然方可通达,正所谓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大至国家,无法则不治,小到家庭,无规则不和,皆如是也。
领导干部首先是普通人,人皆有十亲九眷、七情六欲,故而,顾亲眷友、穷情达欲乃人之本性,亦无可厚非。但人也有君子小人之别,虽“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但“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君子虽不敢言万事皆善品,但至少能遵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常律,故而能破蒙昧、守常理、节欲望,得“黯然而日彰”之效,远“的然而日亡”之果。作为普通人的领导干部,自当以君子之道行事,以守常克己立身。
领导干部又不止于普通人,是执公权、秉公理、行公事之人,比之君子,更应坚持思想上的安贫固穷、德行上的清正如水、操守上的知止有定。守常,才能平常心常在,防止贪火燎原、欲水滔天的悲剧,及至身陷囹圄,悔亦晚矣;守常,才能“上不陵下、下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才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更不会以制度问题说事;守常,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不激进冒行、不闹腾生非,才能建功不骄不揽功、受挫不馁不诿过。
素位守常,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是培德之本,更是兴业之基,惟此,于私方能思情通达、进退有度,于公方能建功立业、兴邦强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