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新闻作品版权市场

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新闻作品版权市场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新闻作品的传播有今天这样的频率和规模;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吁求有今天这样的迫切和强烈。当新闻传播站在了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伴着数字化新闻作品的复制和传播越来越便捷,新闻作品的侵权现象也几乎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发生。

12月3日,第八届中国版权年会·保护新闻作品版权论坛在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蔡名照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原创内容都是核心资源,新闻作品版权是媒体的核心资产。保护好媒体的新闻作品版权,才能将内容资源转化为版权资产。    

这些年来,关于版权保护的话题并不新鲜,但是侵权现象也如同行业顽疾,久挥不去。这不仅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刚性、行业组织等机构在版权争议调解等方面的衔接机制建设不足有关,也表明全社会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氛围有待培育,媒体及互联网企业严格自律的行业环境有待养成。由这次年会论坛对于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关注,我们既看到了当前版权保护的严峻性,同时也通过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看到了版权保护的希望所在。

关于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意义,不遑多论,只需问一个问题:版权失去保护,新闻将会怎样?

在一个没有版权保护的舆论环境中,首先是媒体之间陷入无序竞争状态,从私自转载转引、不署作品来源,到对原文改头换面、拼凑嫁接、断章取义,甚至抄袭剽窃,各种乱象纷至沓来,整个新闻行业将成一池浑水;其次是受众知情权、选择权等新闻权益失去保障,因随意转载、抄袭盛行,人们从媒体上接收的信息和内容少有更新、创新,形式雷同,内容肤浅,各个新闻平台上的内容出现单调、沉闷、乏善可陈的局面;第三是媒体市场上出现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失去创新动力的“逆淘汰”现象,因为侵权盛行的环境中,新闻侵权的收益高于成本,创新却屡屡成了“为他人做嫁衣”,媒体机构和创作者均失去了对新闻作品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及智力的动力和热情,市场的激励机制失灵。如此一来,不仅将损害创作方、传播方和使用方等各方利益,而且长此以往,也将影响整个传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新闻作品版权市场就成为众望所归。这既需要在我国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跟踪打击侵权行为的技术手段,持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需要媒体及互联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严守“先授权、后使用”“先授权、后传播”的新闻传播行业底线。另外,还需要通过在全社会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尊重作者,尊重原创,尊重创新”的理念成为媒体融合时代人们对新闻作品阅读和使用的基本素养,让自律、自觉、自重的版权保护意识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

“爱之深者,必为其计深远”。加强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正是着眼于优化新闻传播生态,让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能够永葆创新活力,永现欣欣向荣之生机,实现长远、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