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46万人弃考”背后意味着什么? (4)

国考“46万人弃考”背后意味着什么? (4)

【启示与思考】

一年一度的国考无论“火爆”还是“降温”,总会牵动社会敏感的神经。而今年国考不允许在职公务员报考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国考的改革标志公务员招录的进步,也给予了应届毕业生更多就业机遇,给予社会在职人员更多理性择业观,给予在职公务员更多稳定工作的机会。但是,号称“史上最严”国考的却有超过46万人弃考,是否预示着公务员工作只是“看上去很美”?

46万弃考,并不意味着公务员这份工作就一点也不美丽了。此前,中组部部长赵乐际曾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直指公务员工作的真实性,让一心发财的人断了念想。实际上,公务员招考并非传统意义上就业手段,而是为国家选拔未来治国理政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而非权力。有人弃考,说明这部分考生是在理性评估过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后所作出的决定;有人参加考试,说明这部分考生已经做好了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心理准备。

“兵不在多而在精”,公务员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一批忠诚干净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而绝非是一味的考数量堆积,质量才是人才的最大保证。2016年国考正如同筛选人才的“过滤网”,筛出46万思想未达标的考生,留下的都是有理想的考生。社会、人民,甚至是公务员队伍都需要把公务员当成是理想的考生,有理想才能不断前行、不断进步,生生不息,为理想不断奋斗,为人才不断档补充新鲜血液。

志当存高远,公务员热逐渐回归理性未尝不是个好事,一味地追求“铁饭碗”只会让年轻的斗志随着时间慢慢磨平,禁锢住跃动的思维。46万人弃考,说明公务员考录机制的改革成效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十三五”即将到来之际,需要公务员们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公务员不只是“看起来很美”。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