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PPP模式功能目标的根本途径

实现PPP模式功能目标的根本途径

原题:推广应用PPP模式的主线

作为面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项目运作新模式,PPP模式参与主体众多,交易结构复杂,融资成本较高,合作期内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推广应用PPP模式有三大基本动因:一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挥PPP模式的融资功能;二是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三是将PPP作为推动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催化剂。其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实现PPP模式功能目标的根本途径。

体制机制是当前主要的制约瓶颈

当前,制约我国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环节不是资金不足,而是体制机制障碍。我国推广应用PPP模式,人们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融资功能方面。

目前,我国各大银行普遍存在信贷资金充裕并急于寻找出路的情况。过去十多年来,通过以地方政府信用为支撑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操作,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为各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申请国内银行贷款,手续相对简单,审查标准宽松,可以灵活操作,促成了全国各地大量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上马。

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需要剥离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为当地政府进行负债融资的功能,这使得过去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通过平台公司为地方政府筹集信贷资金的融资模式走到尽头。但是,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充裕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国内各大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找不到出路。在国际上,我国每年向亚洲周边地区、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具有发展援助性质的贷款。积极倡导设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丝路基金,也是加快推动我国资金走出去,参与世界各国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建设的新探索。

所以,我国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具有财务可持续性的、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只要一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能够成为具备财务生存能力的建设项目,一定能够非常容易地获得各类资金支持。然而,具备财务生存能力的投资项目的发现,需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来完成,包括放开市场、理顺价格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综合施策方能实现。因此,我国推动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实施PPP模式,不应该将目标定位于解决融资问题,而是应该定位于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工具

鉴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会让当地政府付出很高代价,而且需要制定一个复杂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因此,唯有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推动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真正落实PPP项目的运作理念,将大量伪PPP项目屏蔽出去。

实际上,国家投资主管部门从国务院2004年发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但这些政策文件的发布,并没有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公共建设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当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有力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推广运用PPP模式的热潮,应视为推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机遇,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短视行为,使PPP模式的推广运用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