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为缓解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压力,曾经因故“搁浅”的“拥堵费”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无论从北京交通拥堵的严峻形势上看,还是从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来看,开征“拥堵费”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何时实施只是“只欠东风”的问题。
北京要开征“拥堵费”,关键问题在于“拥堵费”的设计和征收要做到公平、合理。从公平上看,“拥堵费”标准显然不能单纯靠多少钱来界定。因为,对于那些住别墅、开豪车、家里拥有多辆车的人来说,再高的“拥堵费”在他们眼里也是小菜一碟。如果最终“拥堵费”限制了大众的出行,反而成了给有钱人“花钱买通行权”,显然有失公共道路公平的路权。从合理上看,城市拥堵往往呈现多点化、常态化,哪些区域需要规划设置“拥堵费”,出入该区域的机动车如何计算“拥堵费”等,需要合理布局。此外,常驻该区域的市民怎么办?每天回家和上班的长时间停车岂不是将面临巨额的“拥堵费”?这些问题显然也需要精打细算、反复论证。
拥堵费的征收不是个新话题,从其屡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讨论也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一议题的关切程度。当然,就目前的政策来说,“研究”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要开征,也体现了审慎决策的态度。对一个城市来说,对一些敏感议题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听取多方声音,最终会寻找到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