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7)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7)

七、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形成改革新局面开放新体制

坚持把改革作为解决河北所有问题的“关键一招”,努力在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引擎,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跨越赶超。

(一)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把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措施和成效作为检验评价干部的硬标准,引导全省上下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争当改革促进派。积极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特别是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先行先试,大胆突破。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接地气、有抓手、能推动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落准落细落实。复制推广全省乃至全国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鼓励基层大胆创造,进行差别化探索,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大胆使用和切实保护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探索建立改革容错机制。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力实施减权放权,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以刚性制度管权限权,提高政府效能。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扩大,降低行政成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分类改革和监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以专利、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方式,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完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筛选一批优质项目,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省与市县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结合税制改革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体系。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探索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方法和路径。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推进与京津改革同步。坚持各领域的改革向京津看齐,力争与京津同步,京津正在推行、中央政策允许的改革举措积极在河北实施,京津改革的成功经验尽快在河北复制推广,加快缩小和消除与京津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的落差。争取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政策向我省延伸。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

(二)以全面扩大开放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牢固树立全方位开放、包容性开放、区域协同开放的新理念,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国家开放大格局,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

增创对外贸易优势。建设对外开放功能区,加快沧州等综合保税区申报和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保税监管场所,构建跨区域、高水平的开放高地。发展优进优出货物贸易,扩大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产品进口,实现由货物出口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出口相结合转变。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推进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服务贸易。建立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打造一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外贸企业,推动跨境电商走向专业化、产业化。鼓励外贸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离岸贸易、国际中转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以及大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复制推广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以及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经验,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外资来源地多元化,巩固港台、日韩等优势地区,拓展欧美、拉美等潜力区域,着力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着力发展跨境融资,鼓励优势企业境外上市,或通过国内自贸区开展跨境人民币借款和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开展境外股权收购,抓住低成本收购境外企业的契机,多形式开展企业、品牌、营销网络收购,通过竞争优势的移植嫁接,促进我省企业跨越式转型升级。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把河北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在充分利用境外资金的同时,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搭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优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纺织服装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实现由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转变,以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抱团出海,积极参与境外产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园区开发建设,培育一批河北跨国公司,形成参与国际分工的河北方阵。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金融对走出去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风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