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成为正能量的“集散地”
习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习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习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媒体意识对于优秀作品传播。民族精神的养成。
为此,笔者结合大众传媒作用,为提高媒体责任意识,发挥媒体责任传播正能量,提升为人民服务责任力提出相关观点。
大众传媒有三个功能:第一,环境监测;第二,协调社会各部分的关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三,使社会文化世代相传,归纳出传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的社会功能。与媒体的社会功能相联系的就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功能的延伸。大众媒体要履行社会职责,对社会、公众负责,就要从道德的层面规范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行为,主张执行严格的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传媒实现应尽的社会责任。
特别表现在当一个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时,媒体对该事件没有进行报道,或没有在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事件真相的时刻予以报道。在一些重大事件尤其是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由于地方政府采取“鸵鸟”政策,信息披露迟缓或对事件真相遮遮掩掩,未能满足公众的关切。例如,“非典”初期的瞒报,“瓮安事件”中政府媒体的集体失声,等等。对于这些事件,媒体认为虽然报道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根据以往惯例或潜规则估计报道出去会有风险,因而会保持沉默。
媒体的理性精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要求,这是不论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的新闻伦理:即真实、准确、客观、全面。
如果一些媒体仅出于传播效果考虑,放弃客观理性,偏好负面情绪表达,去放大不良情绪和错误价值观,那就是在放弃媒体责任,也是在破坏社会信心。
在当今社会,公民意识日益觉醒,要求社会更加透明公正,这样,舆论监督的力度必然加大。媒体在求证真相、关怀生命、监督公权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彰显。但社会舆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在新媒体时代。结合上述案例我们发现,社会舆论乱象的背后,网络是推手。而社会舆论演绎成伤害社会公利、公序、公信的舆论事件,是传统媒体新闻伦理、职业操守乃至法律意识的缺失。
一、当前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部分政府对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干扰
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角色,要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角色,其必须服从宣传纪律。如果某些政府部门以宣传纪律要求媒体噤声,对其所管辖的媒体报道有很强的干扰性。
2.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假新闻之所以能够出炉,首要原因是新闻策划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媒体的从业人员应当宣扬主流价值观,将健康、向上、阳光的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出现假新闻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媒体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媒体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难以履行好公共责任。这一般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缺失。一些从业人员缺乏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人情、个人名利、经济利益等驱使下,丧失了正确的判断力和社会良知,不能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为了抢新闻,制造各种传闻、混淆视听,让舆论失去了监督的方向。
二是记者缺乏深入第一现场的意识。深入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从根本上说就是记者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需要。然而,有的记者常年飘在上面,很少到基层、到农村,这会直接影响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3.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
媒体作为一个公共组织,以其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永恒追求,然而在体制多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表现为一味强调收听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从而丧失了作为大众媒体应该具有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公共道德准则。有的媒体为了扩大发行量,增加广告额,便在内容上迎合公众不健康的心理需求,传播小道消息,刊登播出不良广告有的还利用相关迷信思维做文章,热衷于炒名人绯闻,甚至弄虚作假,制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也有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对重大事故隐瞒不报,任小道消息传播; 更有甚者,个别新闻从业人员受到利益诱惑,见利忘义,大搞“有偿新闻”,背弃了新闻传播的公开、真实、客观有效等原则。
4.越轨侵权现象增多,媒体监管未能及时跟进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舆论平台迅速增多,与之相关的网络媒体监管却没有及时跟进。新媒体舆论监管法规滞后,传统媒体盲从追风,是舆论事件的又一诱因。不少舆论事件之中,除了媒体理性和责任感缺失外,还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在舆论事件的关键环节或重要时刻兴风作浪。有的还抄袭别人的作品改名换姓投给媒体沽名钓誉搞名堂。
二、对于媒体社会责任的相关对策建议与思考
1.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
在民主和法治的时代里,民众享有对信息和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支持媒体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 进行充分的传播,是衡量政治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切实提高媒体参与者的个人素质
媒体参与者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一个媒体生存的关键就在于它由其报道的真实性所带来的公信力。一旦公信力缺失,必然造成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作为媒体参与人员特别是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新闻上要“专”,还需要钻研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成为一个“杂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质,除了自身注意终生学习外,媒体管理单位也应该定期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3.加强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媒体责任标准
建立健全媒体责任标准综合评价体系,尽快按照传媒规律和国际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制订标准,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这是确保媒体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保障。建立媒体负责人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和新闻媒体联系的规章制度,防止作者抄袭投稿行为。
首先,制订科学标准。要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社会调查公司,提供收听收视率、受众满意度、综合市场占有率等科学准确的数据。要建立学者专家型的监控机构和听众、用户,读者评议机构要在受众中设立众多阶层不同的收听收看;建立读者评报制度和网络举报制度、网上评论留言机制,防止新闻传媒界不良倾向。使媒体成为正能量的“集散地”重视新媒体网站的正面导引作用。宣讲家网站在传播正能量方面传播党建知识、典型经验、理论学习、时评方面抓住党办媒体优势,传播正能量,就是发展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例证。
其次,定期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评价体系。再次,媒体决策层要根据综合评价进行宏观决策指导。东方之星沉船亊件发生后抢救生命处置相关亊宜行之有序的开展今人信服的是对于沉船事件,人们认识清楚,关于事件没有出现流言蜚语和谣言。追根溯源得益于党中央和相关地方政府对应急事件的决策力处置力和部队官兵的对党和人民群众忠诚责任力。加之媒体正确准确信息传播使流言蜚语和谣言失去传播空间。
传媒也是生产力,更是加强社会稳定的加固器。正确传播事件信息就可以安人心,促进事件得以准确定位。堵截因事件真相不明白让别有用意的人造谣生事。经验告诉我们灾难性事件发生往往是造谣生事借口和高发期,也是人的情感动荡期。如果不正确引导极易被别有用心包藏祸心的人或者团体利用,引发社会动荡,这次事件党中央积极发声各部门相互协助积极施救人员,以生命之战与时间挑战。
挑起使命召抒拯救生命。记者跟随采访发回现场信息,从中央到地方部队到专业救援机构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施救生者处置亡者后事。 监利满城黄丝带爱心车就是最好的说明!互相信任是堵截谣言的“利器”发挥媒体导向传播资源重要功效共同营造言论环境,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工作作风,加强网络管理,推动依法言论进程。
加强信息透明度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力途径传播正能量,对于引发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按法规处置。不给谣言留空挡,这样谣言就会成为泡沫,谣言发布者传播者就会成为千人所指的“罪人”良好社会环境自然在全民维护中发挥凝心聚力正能量的作用了。
媒体应成为正能量的“集散地” ,媒体发展需要正能量,思想意识形态建设时刻不能松懈,正本清源抓好媒体建设关系到国泰民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