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确保党依法执政
这是一个老话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法治社会的建设确实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需要借助于权威:英国法治的确立借助的是王室的权威;美国法治的确立借助当年开国元勋的权威;新加坡借助的是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的权威,等等。我们国家法治的建立要靠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这点毫无疑问。没有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依法执政都无从谈起。不坚持党的领导,肯定建不成法治国家;而坚持党的领导,要建成法治国家,还要看党怎么领导。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党的领导是采取法治之外的方式,比如通过文件;现在讲依法执政,讲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就要习惯于把方针政策变成法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这方面非常重视,但很多地方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党治国理政思维和方式的这一重大转变。总而言之,在执政方式上必须要转变思路,最终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
坚定依法治国态度和决心,严格各项任务落实
现在大家普遍担心忧虑,依法治国蓝图很好,但到底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大家都当真,是一种做法;如果是假的,不过是谈谈而已,大家谁也不会真抓实干。我们现在有很多法律规定的条款都不能落实,都在“沉睡”,就是因为不知道真假。希望在未来几年的关键时期,中央一定要讲清楚,我们现在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千真万确、旗帜鲜明的,必须不折不扣、可丁可卯地全面贯彻三中、四中全会的决定,把依法治国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一个不能少,一项也不能打折扣,全党一定要展示自己坚定的决心和领导力,千万不能最后又不了了之,改革与不改革、改革前与改革后没有明显不同和变化。要有对改革效果的评估机制,确保改革的质量。改革一定要有时间表,必须在中央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不能没完没了、无休无止地改下去。这次改革还要有终局意识,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根本性的制度体制问题,一定要着眼于子孙万代、长远发展,带领中华民族走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和长期执政,开创万世太平的历史新局面。未来五年,是这些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真正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智慧的时刻到了。
(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人民论坛记者杨鹏峰采访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