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如何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原题:多举措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近年来,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逐年下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作用的提高,以及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积极推进,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就业问题将会凸显,局部性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会显现。因此,解决就业数量的问题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政府保障经济增速的底线标准。与此同时,就业质量问题也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状况,包括工作的性质、聘用条件、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关系也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征。跨国资本的进入不仅造成了不同国家间工人的矛盾,同时也使以往在一国之内可以有效协调的劳资关系问题变得复杂;而全球经济衰退,也使失业率上升、就业质量下降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此,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提出了“体面劳动”理念,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男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为此,笔者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和2015年数据,尝试对我国就业质量进行描述和分析。

就业质量状况良好

就业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劳动者的就业状况是反映就业质量最基本的宏观指标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衡量该国或该地区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就业形势的稳定为提高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我国就业形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得到初步缓解。在各级政府采取的积极就业政策影响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失业现象有所好转,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有所上升。从失业群体的失业原因看,毕业后未工作的比例由2011年的25.9%下降到2013年的13.2%,2015年则为10.9%;从失业群体的学历结构看,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有所减少。第二,长期失业问题得到缓解,短期失业率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9月调查失业率为5.2%,第三季度末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从调查结果看,自2008年以来,失业群体中短期失业比例逐步增加,而长期失业比例逐步减少。2015年失业半年及以下的短期失业比例为41.7%,而2008年、2011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4.5%和34.1%。这表明,因经济结构转轨造成的长期失业问题逐渐缓解,而因经济周期性波动、劳动者岗位匹配等造成的周期性、摩擦性短期失业问题逐步显现。第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较高。从调查结果看,受访者中认为未来6个月内不太可能或完全不可能失业的比例为65.6%,而认为未来6个月有可能或完全有可能失业的比例为23.3%。

劳动者工资收入有所增长。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参加劳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劳动者所得的收入或报酬情况往往被研究者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方面,是维系劳动者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成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保障劳动者收入稳步增长并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成为政策的主要方面。从调查结果看,非农就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13年非农就业劳动者人均月工资收入为3292元,2015年则上升到4489元,名义增长36.3%。从非农就业劳动者月工资收入五等分组看,最低组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为-3%,表明目前尽管政府不断提高最低收入标准,但其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作用有限,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较大,缺乏正常的收入增长机制保障。就非农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看,2013年最高组平均工资收入是最低组的13.6倍,而2015年则为21.8倍,呈现出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

劳动者超时工作现象较为普遍。在就业质量研究中,工作时间是衡量工作强度的主要指标,合理的工作时间有利于劳动者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助于劳动者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调查显示,2015年非农就业劳动者每天平均工作8.8小时,有44.2%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而2013年非农就业劳动者每天平均工作9.1小时,有45.1%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这表明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个别企业出现隐性失业现象,导致2015年非农就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非农就业劳动者超时工作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就业质量。

劳动者社会保障状况得到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法对公民实行的物质补偿和帮助的制度,其为分散风险、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它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调查结果看,目前非农就业劳动者中,医疗保险的享有比例最高,2015年达到87.3%;其次为养老保险,2015年达到63.8%;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享有比例相对较低,2015年分别为20.0%、20.2%和15.5%。与2013年相比,2015年非农就业劳动者的各类社会保障享有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目前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状况得到逐步完善。

劳动者权益保障稳步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稳步提高。和谐劳动关系是评价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签约率、劳动者集体协商状况、劳动者对单位事务参与程度等均为衡量劳动关系的具体表现。在CSS调查中,我们主要以劳动合同签约情况作为评价劳动关系的主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随着政府在规范市场化前提下的劳动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推进,劳动合同签约率稳步提高。2013年企业职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56.5%,而2015年则上升为61.3%。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