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 (2)

如何全面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 (2)

三、推进企业互联网化提升的重点工作

突出“数字提档、智能转型、管控换脑、电商拓市、模式创新”五大重点,推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互联网化提升。

一是在研发设计环节推进实现数字提档。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增强研发设计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智能化研发设计平台,基于互联网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等新型研发设计模式,加强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提高研发设计的数字化协同化水平。

二是在生产制造环节推进实现智能转型。综合运用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增材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构建网络化生产制造系统,建立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的智能制造体系。加强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构建连接生产与管理各环节的功能性信息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设备、制造单元、生产线的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

三是在经营管理环节推进实现管控换脑。促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等关键管控软件的普及推广应用。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评估,重点建设百家贯标示范企业、千家贯标试点企业。鼓励企业引入互联网思维,制定实施互联网化转型战略,全面推行企业CIO制度。加快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的广泛应用,快速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

四是在采购营销环节推进实现电商拓市。推进大中型企业电商应用全覆盖,支持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行业特色应用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支持规模以上企业构建与上下游企业对接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推动工业企业电商普及,支持自建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购销、客户管理和创新服务等电商应用。选择行业龙头或应用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开展企业电商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五是在制造服务环节推进实现模式创新。完善工业云、企业云和中小企业“e企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制造服务云端化。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在线检测、远程维护等在线增值服务,培育一批总集成总承包、协同生产、远程服务、定制服务等制造服务典型。

四、积极引导推动企业互联网化提升

全面实现企业的互联网化提升,需要政府、企业及相关各方的协同推进。政府应打造支撑平台。企业应用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发展互联网经济、智能制造等优惠政策。各级财政对实施互联网化提升项目的企业给予补助。设立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基金。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发挥省互联网创新联盟、互联网众创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省级互联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评估、试点及推广。三是夯实网络基础。推进“企企通”工程,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支持重点产(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和服务,加快工业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智能控制和协同运行。四是强化智力支撑。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适应跨界融合创新发展需要的专业化团队和紧缺型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互联网创业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互联网人才。五是保障信息安全。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提高工业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重视融合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加强企业互联网化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标准化建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