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确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保障的改革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任务。
(一)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为什么要提出全民参保登记?为什么在这里提出全民参保计划?其实,这也是和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相关的。社会保障是公民的权利,每一个公民的困难都要能得到化解,每一个公民的风险都应能得到消除。所以说,我们的社会保障是面向全民的一项制度。
讲到这里,我还要说一下历史。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们的制度主要是面向劳动者的。什么叫劳动者?就是职工。九十年代以后,我们逐步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逐步地,我们的社会保险就覆盖了居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我们现在建立了制度,并不一定就真正实现了全覆盖,或者说不一定真正实现了法定人员全覆盖。所以,我们要进行数据的排查。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试点全民参保登记。全民参保登记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实际参保人员的情况,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我们国家比较大,基础数据现在很薄弱。我们要采取措施进行加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了解实际情况,究竟参保怎么样,是不是该覆盖的没有被覆盖,没有被覆盖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一些人重复参保,重复参保又是一个什么情况……要摸清家底。我们进行过人口普查,我们进行过经济普查,我们进行过农业普查,而现在就是社会保障普查或者社会保险普查。当然,全面参保登记,不光是社会保险,也包括救助。当前来看,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民参保已在几个省进行试点,下一步要逐步拓展,各省现在都在制定相应的登记计划。
但是,我这里还要说几个问题。
1.法定覆盖和全民参保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非全日制劳动者、没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这里有两个词,一个叫“应当”,一个叫“可以”。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些个体劳动者、没有雇主或者没有单位的这些人,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思是说,个体劳动者、没有雇主或者没有单位的人想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话,应当允许你参加。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不够稳定等等原因,你也可以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参加居民的。这就叫法定覆盖。
医疗也是这样。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非全日制劳动者、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作为个体劳动者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他可以参加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参加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居民都是自愿参加的,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然,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要整合,这正在研究当中。我们概括地说,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都是自愿的。
2.强制参保与自愿参保
法定覆盖都自愿参加,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怎么去衡量呢?基层工作很难的,你说自愿,却还有指标,还有要求去参加。为什么对居民都是自愿的?这也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中国人太多。我们居民有多少?十几个亿。刚才我讲了,七亿新农合,居民三亿多,这就是十亿。目前来讲,强制参加执行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第一。第二,我们重在引导。居民为什么参加了?我们的居民医疗保险,居民交的不多,居民就是交一百多块钱,北京可能交的多一点,全国大概交的是120元,政府给补380。我们核定的缴费额度是500,当然这个还会提高。居民一年才交100,这个数额是相当小的。所以说,引导大家参加。这个是我刚才讲的法定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也是如此。养老保险分档次,有的交一千,有的交两千的,最低的交几百。由于居民看到缴费也不是太多,基础养老金也有一定的保证,所以有参保的动力。所以,我们实行引导性的参保办法,没有实行强制的办法。当然,随着未来的发展,大家的认识逐步提高,各个制度逐步成熟和健全,我们也逐步实行强制,那也得信息化程度很高,大家的登记都非常清楚才可以。现在,信息化程度又不高,你再去强制,是很难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