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去行政化”释放大学学术活力

高校“去行政化”释放大学学术活力

【事件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学校领导将不再进校学术委员会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33名教授受聘为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与以往不同的是,学校领导不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校级领导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这在国内重点高校推行起来困难重重。而我们学校却写进了《学术委员会章程》,有了明确的制度规定,并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从中看到了学校推进教授治学,深化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决心、勇气和力度。”该校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纪洪芳说。

新一届校学术委员按照学校最新修订的《学术委员会章程》组建,明确提出,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评定、审议和咨询等职权,并对决策、评定、审议和咨询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

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只是手段 各安其位才是目的

长期以来,大学行政力量过强一直饱受诟病。除外部行政权力机构对学校事务的过多约束或干预之外,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乃至僭越,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教授治学”、“教授治校”等呼声不绝于耳。其中,象征着学校学术权力的“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格外引人注目,降低学校领导在学术委员会中的比例,提升非领导职务的教授比例,已逐渐成为共识。

这一次,山东理工大学做得更彻底,干脆将所有的校领导排除在了学术委员会的门外。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的高等院校,赋予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充分的学术自由和足够的学术话语权无可厚非。改善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提升以教授为主的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裁量权和实际地位,具有改变学校科层化体制、释放办学自主权的现实意义。

至于校领导悉数退出学术委员会,其出发点的善意不容置疑。但就当下而言,其实施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笔者以为,这种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虽具有令人期待的积极意义,但隐匿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回避。纵观国内高校,“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的校级领导都是具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的教授,他们的晋升之路大都沿着“普通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做出杰出贡献——晋升副教授、教授——提任校领导”的轨迹。在这样一种人事安排模式下,许多校领导的学术地位不容动摇,短时间内使校领导悉数退出学术委员会,无论初衷多么美好,实行起来恐怕还有很大难度。

比纠结于校领导是否应该全部退出学术委员会更重要的是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行政和学术的关系,不是谁比谁高贵、谁比谁重要,而是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能,互相尊重,相互辅佐和制约。学校领导要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学术委员会成员要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德有才的好学者。唯有如此,学术委员会才能切实担负起现代大学学术治理的历史重任,学校领导才能切实担负起统领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的艰巨使命。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