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本真,应卸去行政化的束缚
“学术”二字的神圣,在于知识的严肃性和求知者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承担着学术事务的决策、评定、审议等职责,校领导的退出,让大学中教授、博导这样专业的学术权威掌控最高评判权,是将学术评议与行政权力相分离,避免行政干预以追求更加公正客观地学术环境。
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特性令中国从一个高权力化、高行政化的国家起步,早期行政化的制度渗入中国的各行各业并在特定时期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使用行政化手段管理高校中的学术研究,不仅不利于“学术至上”精神的发展,更压抑了学术的创新与活力。
大学作为学术教育机构,首先需要营造“学术至上”的气氛。高校之中的学术权威代表,无疑便是各个专业的教授们,他们凭借多年的智慧经验与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行政领导作为校务管理人员,其角色功能是服务于师生、培育精英并制定规范制度维系学校的稳定运转。当涉及教学、学术工作,行政领导由于自身学术水平的局限,不能摆出管理者的姿态指点江山,而应做好“监督人”的角色确保过程的透明,把学术的评判权交给相应的学术权威。
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曾经创造过繁荣,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这套管理体制理应顺应潮流改革,释放大学的活力与创造力。中南财大、山东理工的这种“壮士断腕”举措,在高校学术体质的探索中,无疑是“学术回归本真”道路上的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