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对于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释放新需求,重要且迫切。

●中长期来看,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政策选择包括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等。

●破解转型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要在坚持“六大发展”的同时,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攻坚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具有山西特点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又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性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标志着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重大变化,释放出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信号,战略性、思想性、政策性都很强。中共山西省委十届七次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分析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也提出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外延

衡量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一个是结构,一个是总量。前者代表的是经济质量和效率,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数量和规模。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结构性问题而实行的改革,往往指的是某种重大关键性的改革。结构性改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多种矛盾并存的情况下,对“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做出顺序性选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二是在多重问题交织的情况下,对“怎么改、改什么”进行制度方法的操作性安排。当前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含义,是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的重大调整。

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要素投入;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简而言之,结构性改革就是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对于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释放新需求,重要且迫切。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部署

中长期来看,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政策选择包括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等。至于在需求端,消费方面,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圈定了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六大领域,作为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投资方面,重点和难点在于放松管制,让市场发现并把握投资机会。短期来看,部分传统的扩张政策有必要适度坚持,以达到守底线的目的。

中央最近提出了“5+4+3”行动方案。

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是逻辑紧密的政策体系和框架,总的目的是为结构性改革创造透明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四个歼灭战: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大原则: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当前尤其要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三个群体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