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3)

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3)

公私债务 高位累积,风险加剧

2015年全球政府债务状况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发达经济体政府总债务与GDP之比从2014年的104.6%轻微下降至2015年的104.5%,政府净债务与GDP之比从2014年70.0%轻微上升至70.9%。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总债务/GDP从2014年的41.4%上升到2015年的44.3%。

美国政府总债务/GDP并没有回落,2014年为104.8%,2015年约为104.9%。日本政府债务状况稍微有所改善,政府总债务/GDP从2014年的246.2%下降到2015年的245.9%。欧元区政府总债务/GDP于2014年达到最高点94.2%,2015年回落至93.7%。欧元区总体政府债务水平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其债务风险降低,相反,由于其部分重债国的债务负担持续加重,欧元区债务风险其实比以往更大。

新兴市场与中等收入经济体政府总债务/GDP从2014年的41.9%上升到2015年的44.6%。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总债务/GDP从2014年的31.3%上升到2015年的34.8%。发展中经济体总体的政府债务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其引发危机的债务阈值也相对低很多。新兴市场与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政府总债务/GDP超过60%国际警戒线且比例继续上升的有巴西(69.9%)、克罗地亚(89.3%)、摩洛哥(63.9%)、斯里兰卡(76.7%)、乌克兰(94.4%)和乌拉圭(64.1%)等。在新兴市场与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还有一些国家虽然政府债务比暂时不高,但其财政赤字规模比较大。这些国家在当前已经面临较大的财政困难,财政危机迫在眉睫。

世界经济运行的关键点和趋势

■发达经济体需求管理政策效果显现,但可持续性堪忧

发达经济体当前主要依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增长和经济复苏。在危机初期对促进经济快速反弹和防止衰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当前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增长率二次探底之后的复苏深有影响,但累积的问题将对政策效果及政策本身的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需求管理政策并非总是有效的。长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新问题。其主要问题有:货币政策无法应对潜在增长率的下降。长期低利率,甚至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严重损害了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长期投资者的收益,迫使他们转向高风险的投资。这不仅在长期会影响这些资本公司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在短期内加大风险投资市场的波动性。其更大的矛盾体现在:极低利率对于刺激实体经济的效果远低于刺激资本市场的效果,从而使得在实体经济并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泡沫率先形成。如果不对泡沫进行管理,必将酿成一场新的金融危机;而如果迅速地抑制泡沫,又将担心其对尚未完全复苏的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受到低利率的诱惑而大举借入美元债,从而为因货币错配引发危机埋下了隐患。

■美联储加息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三大后果:其一,美元升值虽然会增加欧洲和日本的出口有利于其经济复苏,但是由于导致资本向美国汇聚,从而会抵消欧日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其二,美元汇率如果出现大幅度震荡将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大规模异动,从而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和部分国家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其三,加息遏制了美国的复苏势头,并进而带动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

■债务积累过快对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威胁

低利率和高负债是一个自我强化并最终会崩溃的组合。债务水平高企必然要求维持较低水平的利率,而利率水平总体低落,借款成本降低,将又加速债务累积。低利率还和资产价格上升并存,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负债空间,另一方面刺激泡沫的形成和积累。一旦利率、负债水平和资产价格组合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式的金融市场大崩溃。

一些经济体目前已出现低利率、低增长和高负债这一“有毒组合”不断积累的趋势。该趋势不仅损害货币扩张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果,而且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威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