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协调好治理与培育的关系
首先,通过处理微观事务来化解可能影响全局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地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群体事件和社会事件,并不是社会深层矛盾的直接爆发,而是通过一系列家庭矛盾、社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恶化爆发出来的。如何使各方面都满意,需要从微观层面上加以思考和解决。二是要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第三方社区工作评价体系。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一套能够准确对居民满意度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引导地方政府逐步实现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以适应社区建设工作的需要。
其次,通过创新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一是从社区需要出发培育社会组织。如北京西城区2013年底成立西城区菜篮子联合会,共有42家会员单位参与。会员不仅包括蔬菜销售商,还有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外省市和自治区的农业企业。依托联合会、外省市和自治区的农业企业,把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引入西城区,使社区居民享受到了价廉物美的蔬菜瓜果。二是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与监管并举。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最后,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个案和社区工作方法参与社区建设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比如,北京密云区建立了由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对接一个或多个社区社会组织,负责指导社会工作项目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资源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目标,他们在沿湖、花园东和果园里3个试点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7个领域建立了12个服务项目。对此类试验要进一步跟踪、评估和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