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拥有获得感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居民拥有获得感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实际上是要求,要在改革中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治理的关系,保持中央决策实施和人民群众获益之间畅通无阻。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社区组织和领导,必须不打折扣地贯彻中央的部署,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显然,获得感是主观感受,是一项主观指标,体现为“拿在手里,喜在心里”,是指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多寡和对于这种成果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获得和主观获得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获得感源于基层人民的社会生活

获得感,就是只有获得了才会有的感觉。人们的获得感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社区生活。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获得更多福祉,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尊重和支持的源泉。在当前,获得感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企业获得良好的经营环境、农民从土地制度改革中获得收益、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物业管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治安使人们有安全感、城镇化使居民获得更多便利、户籍制度改革给人口流动带来更多好处、教育“去行政化”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医药卫生改革使人民看病更容易更便宜等等。

然而,经济发展本身并不一定自动带来人民福祉的提高。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英国的经济水平成倍增长,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徘徊不前。发展和人民福祉并不是一回事,虽然没有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福祉,但只有有获得感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福祉的提升。获得感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对国内当前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总结,也是对国际经验的概括,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在当前,人民福祉的提出意味着要进一步理解“改革”这一概念,理解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中梗阻”,回答一些更基本问题。诸如,基层的体制、经济、社会改革是真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改变了呢,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甚至偏离了最初的目标?历史上的教训之一就是,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中梗阻”,改革结果往往偏离初衷,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成为改革的受损者,没有获得,反而被剥夺。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城镇化的旗号,大肆征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再如,以往的教育改革,不仅没有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反而把教育变成了学校拿着孩子的命运要挟家长的工具,把孩子变成了应试制度的奴役。为了人民福祉,必须致力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追求数量上的经济增长。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才不会损害社会和谐及环境生态安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