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2)

芬兰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2)

发挥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创新驱动需要治理。在创新驱动中政府扮演何种角色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芬兰政府巧妙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协同作用,成功实现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充当了“创新服务者”的角色,主要是服务于市场和企业,注重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政府将科研机构、大学、公司企业同政府主管科技事业的教育部、贸工部等部门联系起来,制定直接支持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政策,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推动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在基础研究领域,政府着力打造“创新生态圈”,专门成立了许多理事会、委员会、论坛等,为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提供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平台,有效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同时促使研发活动更贴近市场,更符合企业需求。同时,芬兰政府认为,人才是芬兰第一资源。基于此,一方面,政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从制度上防止本国创新人才外流给原有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保持对科技开发的高强度投入。芬兰之所以在世界创新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是与其在科技研发领域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投入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早期,芬兰主要通过大规模的要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研发领域的投入极少。进入80年代之后,芬兰研发领域投入快速提高,1981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是1.17%,1985年上升到1.55%,到1991年则突破2%,2000年达到3.4%,此后有的年份达到4%左右,远远超过欧盟不足2%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美国的投入水平,是世界上投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现在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刚超过2%,仅相当于芬兰90年代初的水平。此外,政府还以免税的方式鼓励企业资助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研发活动。政府将重大科技发展项目纳入国家计划,与企业联合投资,成果则归企业使用。在政府的示范影响下,芬兰研发经费投入中私营部门的比重已达到70%。

设立高科技产业园区。芬兰成为世界一流创新驱动型国家的成功秘诀还包括设立高科技产业园区。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选择以产业集群带动经济发展,通过设立高科技产业园区提高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一举实现战略转型。芬兰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一般建在当地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周围,以州为依托,把科研、生产和产品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等公共资源,同时也能从高校或科研机构中获得最新科研成果。芬兰高科技园区一般规模不大,但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和大学的人才优势,非常有力地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企业的融合发展,可谓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典范。各个园区有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逐步形成了各具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同时,芬兰发达的风险投资公司为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发挥园区的平台作用,芬兰打通了科研成果从研发到转化的相关环节,实现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