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找准文化的精神坐标,持之以恒地为当代大学熔铸核心价值
要把与时俱进作为理念,凸显时代文化的价值导向。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中华文明的使命所在,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肩负的文化使命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着眼大时代,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要用高品质的文化塑造精神,以高水准的作品滋养心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建设,以高尚的文化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凝聚人,更要以正确的核心价值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在自身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符合中国发展、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一种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当代的教师和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引导人民,为民族复兴尽自己的力量。高校必须率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教职员工头脑,必须通过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大家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