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中国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现代国家治理是内外兼修的功夫。大国复兴不仅要处理好国内各种重大关系,也要处理好国际上的各种关系。现代世界是深度竞争与深度融合复杂纠缠的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如何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丧失自我,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与国际社会合作共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4年3月下旬至4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一种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正是基于这样的治国理政智慧,十八大以来这三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加速演变的国际格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大手笔布局、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大国是关键,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是首要,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多边是重要舞台,积极参与多边事务。中国外交延续着基本的布局框架,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中所展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将传承与超越、战略与策略、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有机统一,鲜明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大胸怀、大智慧。
新型大国关系,可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世界新格局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方案”之一。
从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英面向21世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表述中,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
首先是不冲突、不对抗。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同时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合作共赢,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国际社会有大国也有小国,在中国眼里大国小国是一律平等、一视同仁的,新型大国关系只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方面,是我们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支点,其他支点还有很多。打造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等等,中国外交理念创新全面深化,为维护完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