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 多与少的悖论

创新人才 多与少的悖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民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布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最核心的因素,但我们在探讨人才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个悖论:一方面,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不时发出人才缺乏的呼声;一方面,却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体量,毕业的人才无处安放。这种认知与现实背离的状况让人们很困惑:到底中国的人才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个看似悖论的现象其成因是什么?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要充分发挥效用是需要一些基础支撑条件的,在基础支撑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人才的作用无法呈现。就比如把乔布斯“空投”到非洲某个国家,他也无法创造苹果公司的奇迹,这个安排对于乔布斯和那个国家而言都是双重损失。当下中国整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基础支撑条件还无法吸引、支撑与维持一大批高端创造性人才的高成本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适合自己的人才,才是最好的人才。多与少的悖论中,“多”反映的是改革滞后带来的人才制度性浪费;“少”则是指相对于中国整体的文化基准线而言,中国的人才存量远远不够。

1.多元视角下的人才 高校、市场、社会的口味与偏好

在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在全球化时代,人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资源,越多越好,根本不会出现“嫌多”的问题。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用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分别是:土地、资本、人力与技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前两个轮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其作用在科技时代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而后两个轮子则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尤其是近来的研究认为,技术内在于人才的个人知识库存中,因而,对于任何社会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人才过多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人才的多与少的悖论?笔者认为,这直接反映了两个困境:其一,供需不匹配的鸿沟。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与科研院所,他们按照自己的专业设置现状培养人才,而市场则以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人才,按照当下时兴的说法: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状况。

其二,多方的认知标准不一致而导致认知误区的出现,从而加剧人才悖论现象的蔓延。这里至少包含三方认知,从培养者角度来看,大学按自己多年形成的标准与模式培养人才;而市场则追随利益的轨迹,认为人才就是那些能够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直接改变与效率等显现指标能力的人;社会则认为那些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顺利毕业的人都是人才。从这个对比中,不难发现三者关于人才的标准与偏好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从各自的理念来说,培养单位的认知标准里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偏好,注重的是形而上的学术旨趣;市场的标准里则充满实用主义味道,它关注的是形而下的效率与实践能力;公众的标准则是以功利主义为主,它注重的是声望与荣誉。三种标准之间有很大的交叉,但并不完全重合。在市场发育不充分,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三种人才划分标准各自按自己的标准来界定人才,这种不同的认知视角必然带来人才的多与少的悖论。在供需平衡已经被打破的今天,需求方作为人才的最后落脚点,在人才标准的认定上具有更多的优先权,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坊间所谓的缺少人才的说法,大多源于市场根据自己的标准做出的判断。

当下我们遭遇的所谓“人才过剩”现象,其实是各种评价标准不一致带来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但这个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我们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人才“虚胖”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