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 多与少的悖论(3)

创新人才 多与少的悖论(3)

3.人才需求侧 叶公好龙怕龙来

从需求侧来说,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市场狭窄化的局面。关于市场狭窄化问题,中国市场存在的或明或暗的条块分割与垄断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无须赘述。笔者前几年曾撰文指出:中国当下最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市场,就是今天这个结论仍然没有多少改变。人才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曾做过一个推论: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于人才的需求越迫切,人才的需求弹性越小(接近于刚性),因为高度发达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缺少人才的充分供给,文明也将随之崩溃。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谓的现代社会靠两套系统维系运行:专家系统和象征标志。这两套系统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人才。他认为社会发展程度越低,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弱。从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看,不难印证这个推论。但是这里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没有厘清,即人才与市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这个问题类似于“选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倾向于认为人才与市场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有的时候,市场促进人才的涌现,而有的时候则是人才的创造力拓宽市场,比如乔布斯、盖茨、马云等人都是拓展市场的那批有创造力的人才。但从总体上看,人才不都是这样的,参与培育、完善与发展市场的人才占大多数。

在探讨需求侧的其他问题前,我们来看一张图表(右下表),这是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出来的中国人才库存示意图。这张图信息量很大,我们只说一点: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整体的文化基准线为10年级水平,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的人才基础环境就是基于这个基准线而变动的,大学毕业相对于这个基准线是有一个技术梯度差的,这个梯度差大约为4-6年,理论上说满足这个梯度差的人才在当下的基准线上都是可以找到工作。但现实不是,那么,出现人才库存“虚胖”的原因何在?

中国的人才需求侧(如企事业单位等)面临三种情况:

首先,客观地说,中国真正属于高科技的行业并不是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很多的用人单位动辄要求“高端人才”属于典型的叶公好龙,在基础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些人才仅具装饰作用。换言之,中国的需求侧热衷于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大尚”型人才,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面子工程,后果就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其次,中国很多企业由于结构转型没有完成,大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而从内心里也不需要多少人才。这就带来一个吊诡的局面:原本是个别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有意阻止人才的流入,反而进一步造成企业整体升级与转型的乏力,从而陷入越没有人才也就越不需要人才的怪圈,由于路径依赖效应,这些企业反而被牢牢锁定在粗放发展模式上,这也是当下国内人才市场遇到的最大困境。

第三,由于普遍的契约意识薄弱,企业不愿意承担知识的转化成本。中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导致提供的知识偏重于理论,这就需要企业必须通过培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由于契约意识薄弱,企业担心人员的流动会让这部分成本得不到合理回报,而发达国家这点做得比我们好。总之,从中国人才库存的整体状况来看,中国是属于人才比较缺乏的国家,在产业结构整体转型的这个关键时期,必须由人才来推动转型,在这个背景下,人才的多与少悖论就演变为一个问题,真缺假多的问题。

英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肯·罗宾逊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今往后,越来越多的人依靠他们的知识生存;而所需要的知识却是日新月异。结合中国的人才与市场状况,供给侧与需求侧应该逐渐走向相互匹配,这就要求供给侧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以适应市场的诉求;而需求侧则需改革、拓展市场,以务实的态度接纳人才。在整合三方认知差距的过程中,作为人才的个体也应该在这场变革中积极改变自身的学术资本库存结构,因为稀缺永远是市场的通行证,基于此,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拓展市场并分享市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的。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