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党建”也可以是一种“刚需”

“互联网+党建”也可以是一种“刚需”

2月14日,眉山市青神县“瑞峰流动党员”微信群里很热闹,一周一次的乡村微党课又开始了。当天的讲师杨芳用语音上课,学员就是群里的瑞峰镇75名流动党员。“在承包的土地上建房子,是不是违法?”“土地流转用途不变,农地农用。但如果流转土地之后盖别墅,建度假村就不行。”面对学员抛出的问题,瑞峰镇党委副书记杨芳详细作答。为了上好课,杨芳上网查资料、请教律师,做好了充足准备。(2月17日 四川日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动的频率和幅度也不断地在加大,应运而生的大量流动党员带给各基层党组织新的管理难题。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往往占据基层党员的较高比例,因而人员分散、距离遥远出现一年难见一次面、缺乏相应的组织生活也就成了普遍情况,最多偶尔几个电话联系也难免滋生一种疏远的感觉。

青神县这种着眼变革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在各支部大力推广党建微信群、QQ群的模式,是在新形势下将信息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互动性强、传播快捷、省时高效特点的“互联网+党建”的一项创新举措。其实也是符合新时期流动党员学习交流的一种“刚需”。

“互联网+党建”让“远程教育”生出真正触角。在传统的党建工作中,大多依靠文件、报纸、固定的电教设备等媒介宣传学习上级精神,党员教育形式在“信息时代”依然显得比较单一,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与党员流动加剧的现实碰撞,导致组织教育党员难、党员跟随组织学习难,很多基层党建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以微信、QQ群为载体的简单“互联网+”模式正好有效解决了传统教育的短板,正如青神县瑞峰镇一样,将党课带上网,以最低成本实现了教育目的,也得到了“加了微信,用语音就很方便,说的话还可以有记录,不怕忘记”、“我有时不能按时上课,有空了再进入微信群,慢慢补课,一堂课都没有落下,我虽然长期在外,但因为有了微党课,组织就在身边”诸多的好评和认可。

“互联网+党建”让基层党组织工作“务实管用”更接地气。在传统党建工作模式下,党组织活动普遍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不便收集和汇总,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缺乏充分交流和沟通,党员管理机制相对滞后,给党建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带来较大难题。“互联网+”模式,方便地为普通党员带来了更多便捷高效的交流渠道,更容易让普通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需求自己的需求。报道中瑞峰镇尖山村每周一次的乡村微党课能形成制度,能得到流动党员群众的支持,正是这样的便捷满足了流动党员们的需求,符合了时代的要求。

流动党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的一群不可忽视的力量群体,他们有干劲、有活力,在流动的过程中有很多新见识,他们虽然有一个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但他们依然渴望有组织的引导,他们对组织有需要、对继续接受学习有必要。“互联网+党建”是一条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现代组织建设需求的好路子,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也应该向瑞峰镇学习,实实在在把“互联网+党建”办好办实,让在外打拼的流动党员身虽“移动”,心始终与组织“联通”。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