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人楹联中的家风也是励志

品读诗人楹联中的家风也是励志

201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月18日人民网)

“公慈勤和仁礼谦诚兴家风,德爱博贤义节孝真育后人。”这是从小就受“诗乡”文化的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发表诗作的全国著名作曲家、散文家、诗人杜兴成,请曾国藩的后人曾正国镌刻于贵州省绥阳县洋川镇杜家堰坎的古庭院劝勉楼下的楹联。

偶读到诗人杜兴成的一首劝勉藏头诗:“公正成就家国兴,慈善撼动山海情;勤奋求索一生苦,和睦安民全凭心。仁者只需三亩地,礼仕让他七桶金;谦逊待客八方走,诚恳处世两袖清。德性好坏定命运,爱憎分明藏胸襟;博学多才不傲势,贤惠端庄树人品。义气莫可太纵容,节贞风骨照后孙;孝敬二字最难读,真忠怀揣天下行。”学习、品味、思考之余,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诗人为沿袭先祖教诲、代代铭记家训而撰写的楹联,别有深意在其间。诗人杜兴成的庭院楹联文化,从公正慈善、勤奋求索、和睦团结、仁爱礼仕、谦逊待客、诚恳待人、品德高尚、爱憎分明、博学多才、不傲不居、贤惠端庄、义气助人、节贞风骨、孝敬真忠等方面,阐明了做人、兴家、处世和爱国的原则、方向、道理和经验,真是传承家风、励志自勉的典范和指南。

品读和借鉴诗人的楹联、诗歌的同时,我想起了同样热爱历史文化、年近八旬的我的农民父亲,他在2010年8月20日也曾赠送给一位亲友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孩子万小松这样一副对联贴在了他家大门上:“祖德宗功荫佑万世子孙登金榜;党恩国惠润泽炎黄儿女跳龙门!(地灵人杰)”初看这幅对联,好像有光宗耀祖的嫌疑,其实,这是来自于我的父亲为万小松考上大学写的一篇励志祝酒歌:“祖先传后人,德艺要双馨;宗旨在奋斗,功夫在个人。荫树好乘凉,佑照后人行。万事靠自己,世代出能人。子孝父心宽,孙敬爷精神。登高望远景,金秋亦耕耘。榜上留名姓,党最关民生。恩深似东海,国是我的根。惠风伴春雨,润物细无声。泽自师父辈,炎夏母爱临。黄河湘江水,儿要铭刻心。女亦步征程,跳马飞红巾。龙展翅升空,门外路延伸。地远心莫静,灵秀震乡城。人事在于志,杰出过一生!小松成大树,风雪勇抗争!”老父亲没有送一分钱,而以此联和诗作为孩子今后漫长人生路的鼓励和鞭策,难道孩子及其全家不高兴万分?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应该从重视教育、文化和文明开始,从很多诗人包含家风家训的诗词楹联中获取,认真品读,用以励志,建设家庭,建设集体都是可以借鉴的,也是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刻楹联,传承家风有深意;送对联,即使千金亦难买;品对联,我们励志且前行!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