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应当实行供给管理

为什么应当实行供给管理

当此实行供给管理之时,分析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各自面对的问题和条件,对于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和供给管理将不无裨益。

经济运行从供给管理出发,经历了需求管理,又回到了更高层次的供给管理

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生产放在第一位,认为生产是第一位的,货币如同斯密所言,只是“流通的大轮毂,是商业上的大工具”。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名字命名的“萨伊定律”更是言简意赅地表示“供给会自动地创造需求”。他说:“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

然而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却让经济学家始料未及,古典经济学和萨伊定律对此难以解释,从而应运而生了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先有实践,后有理论。1933年,罗斯福在经济萧条的严峻形势下宣布实行以需求管理为特色的新政。新政一反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守夜人”角色,积极干预经济,其主要内容是整顿和重建紊乱的金融机构和制度,通过扩张性政策,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并刺激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自此,美国经济有所复苏,尽管速度比较缓慢,并且时有反复。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把需求管理上升到了经济学的高度。他首次区分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先河,否定了自古典学派以来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基本假设,提出了需求管理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主张通过扩张性政策加大政府投资,注入更多货币刺激经济,着力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受到了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青睐,被誉为通向繁荣的经济学。

然而,需求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并非一帆风顺,到了20世纪70年代,滞胀发生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上升,通货膨胀上去了,经济却没有实实在在地发展。经济学开始了对凯恩斯革命之革命。首先是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主张单一规则,即政府不要插手经济政策,只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固定在同期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剩下的问题市场自然会有效解决。

对凯恩斯革命进行革命的还有供给学派。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主张从供给方面解决问题,其显著特征是减税,让企业有更多的钱进行研发和生产,创造出更高层次、更新的需求,引领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减税还可以给人们以更大的刺激,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更多地投资,更好地发明创造,更敢于承担风险,更敢于消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