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作为地缘政治大师的习近平”(3)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作为地缘政治大师的习近平”(3)

“丝绸之路”经过莫斯科

习近平提醒说:“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不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针对经济领域孤立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军事政治领域遏制中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中国的应对之策是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习近平在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学生们对话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存在已经有差不多两千年。其间,其主要通道和补充线路多次发生变化,沿途见证了很多城市和王国的兴衰。在中国,这条漫长商路的起点是汉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后来变成新都洛阳,然后重又变成首都长安。这条丝绸之路的终点,开始在罗马,但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衰落后转至“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基辅罗斯曾控制着从“从瓦良格到希腊”的商路,从北方的俄罗斯王国经过基辅到希腊,同样到君士坦丁堡。

蒙古大军继匈奴人之后曾从中国的长城一直打到罗马,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深知多年来为了控制丝绸和其他中国商品的贸易进行的战争。其中一条北方支线把蒙古人带到了俄罗斯,1242年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很快他们在1271年又把中国变成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而丝绸之路也变成了帝国内部贸易、通信和军事交通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在大都(今北京)的大汗与其最偏远的辖地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与中国都是统一的“欧亚联邦”的组成部分,但这些民族很快脱离了蒙古:在中国,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只维持了97年(公元1271—1368年);在俄罗斯,蒙古人统治的时间要长很多,达到了238年(公元1242—1480年)。在汗国衰落和瓦解的末期,莫斯科公国作为“第三罗马”建立起来。此时金帐汗国已经灭亡,君士坦丁堡陷落。丝绸之路断了,分成彼此孤立的商路,为诸多王国、哈里发、汗国所用。在丝绸之路存在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商路,并不总是能从中国通到黑海和地中海沿岸。游牧民族、征服者和起义叛军经常会截断商路。而且“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本身,直到1877年才首次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兼旅行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所著的《中国》一书中。

按照新华社对习近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解读,“新丝绸之路构想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不同,它不设超国家机构”。此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明确地理范畴和起点、终点。对此,在北京还只限于官方媒体上刊登的专家和评论员的文章予以解读。

2013年底,新华社发表消息称:“中国建议沿丝绸之路建立新的经济走廊——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形成有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区,涵盖30多个欧亚国家,人口超过30亿。据统计,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进出口总额达世界总贸易额的23%。”

2014年9月,中国副总理汪洋出席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参加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总数已达50个,涵盖人口总数已经达38亿。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才强看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边界从中国出发,经过中亚和外高加索到俄罗斯。其区域也可能扩展到西亚及南亚,甚至到中东欧”。

中国更高层次的代表人物在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的时候,不仅关注其自然的伙伴——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国家,还涉及土耳其和其他地中海国家,甚至乌克兰及其他中东欧国家。

在北京的新战略构想中,俄罗斯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孙壮志写道:“讲话首先谈到的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这一合作近年来快速发展。现在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和全面伙伴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国家领导人宣布把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水平。欧亚国家的资源和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因此,这些国家有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

北京推出的新构想引起了各大国,包括莫斯科的不同反响。一些俄罗斯专家开始将其称为“中国霸权的复活”“对抗欧亚经济联盟的设想”,甚至称其是“试图消除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

中国专家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其中有些人公开承认,中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既协作,又竞争”。还有一些人的说法是外交辞令。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姜毅研究员在新华社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应该让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关系影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必须考虑协调地区国家间的关系并促进关系的健康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左凤荣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看法:“大项目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面临风险。中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中国在这一地区迅速扩大的影响力引起了俄罗斯和其他大国的不安,这有很大风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否认,俄罗斯在中亚有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影响力,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政策协调的作用,要努力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白哈关税同盟和欧亚联盟之间的合作点。”

对习近平的构想第一次完全正面、尽管很短暂的反应,是在2014年2月普京和习近平在会晤后签署的文件中,当时在索契举行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同年5月,在上海,俄罗斯领导人声明支持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一体化、中国企业参与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俄两国元首在会晤之后的联合公报中宣布,把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现代化改造与新丝绸之路协调起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