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新生:精准扶持70万贫困人口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

冷新生:精准扶持70万贫困人口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

摘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我市高度重视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工作,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深入细致做好贫困对象的精确识别、复核认定和建档立卡工作,变“面上掌握”为“逐户摸准”,确保一村不漏、一户不落,把真正的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实施“六个一”产业扶贫致富工程 精准扶贫到户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要求,其中产业扶贫是首位。请问赣州在推进产业扶贫方面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冷新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脱贫不返贫、可持续的根本途径。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我市立足赣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帮助选准扶贫产业。结合各地实际选择最有基础、最有前景的产业,因户制宜实施“一人一亩油茶、一人一亩脐橙、一户一亩蔬菜、一户一亩茶叶、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六个一”产业扶贫致富工程,精准扶贫到户。如近几年通过发展脐橙产业,带动70余万人脱贫致富;全市累计约3万户、13.5万贫困群众参与油茶产业发展,人均年均增收800多元。二是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支持贫困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从中获取分红收入、劳务收入和经营收入,最大限度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链脱贫。积极探索“电商+”的扶贫新模式,帮助贫困群众通过直接开办网店创业、参与相关产业链、分享电商发展的溢出效应等途径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市有近3000贫困对象通过培训直接开网店创业,通过电商扶贫间接带动实现就业的贫困对象达4.4万人。三是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等多种方式,创新“扶贫信贷通”、“油茶贷”、“移民搬迁贷”、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4.8亿元、农房抵押贷款1.16亿元、“金穗油茶贷”近7.3亿元,产业扶贫的路子越走越宽。

产业扶贫是长久之计。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产业扶贫贯穿精准扶贫全过程,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机制、撬动一笔贷款、提供一套服务”的思路,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今年,市本级筹资10亿元作为风险缓释基金,力争撬动80亿元“扶贫信贷通”贷款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每年5万人移民搬迁 3年完成搬迁脱贫

新华网:推进移民搬迁扶贫也是“五个一批”之一,据了解,赣州仍有不少群众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在实施搬迁扶贫方面,你们有什么打算?

冷新生:移民搬迁扶贫一直是我市扶贫攻坚中的重点与难点。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就地脱贫难、成本高、返贫几率大。为此,我市结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叠加各类补助政策,坚持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和差别化扶持,大力开展搬迁移民扶贫,有序引导他们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搬迁转移,彻底改善边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就业创业条件。“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标准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81个,帮助14.84万人“挪穷窝”。特别是曾经头枕波涛漂泊半个多世纪的1246户、4988名上犹江库区“水上漂”农户全部上岸安置,喜迁新居。

目前,赣州还有15万多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我市计划从今年起,每年组织实施5万人移民搬迁,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搬迁脱贫。一是科学合理规划搬迁。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经济条件等因素,引导搬迁对象立足长远,一步搬迁到位,重点向县城、工业园区和乡镇梯度转移;实在不具备条件的,向中心村搬迁安置,做到应搬尽搬,稳定脱贫。二是创新搬迁安置方式。结合搬迁对象实际,采取政府统建、购买商品房、购置二手房、自建房、集中供养等方式进行安置。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采取乡村或理事会统建小户型房、“交钥匙”工程等办法安置。对搬迁的五保对象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安置。三是加大搬迁扶持力度。采取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的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实行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避险解困、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叠加,并在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发展生产、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后续扶持力度,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条措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新华网:据了解,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是因为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赣州在推进这部分群众脱贫上有什么好的思路?

冷新生:是的,这部分群众在我市大概占贫困人口的40%左右,情况比较特殊,脱贫难度大。这部分群众不脱贫,2018年提前全部脱贫目标就难以实现。对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作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通过推进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十二五”期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7万人,保障标准提高了一倍多;通过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全面推开新农合大病保险,去年 9种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惠及3.1万群众。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攻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保障脱贫力度。一是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群众,实行保障兜底,全部纳入低保和五保保障范围,实现 “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确保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实际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二是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等措施,筑牢四道保障线,最大程度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好“一对一”健康服务、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贫困对象新农合参合、新农合大病保险特殊政策、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六大健康扶贫项目。特别是通过政府出资为贫困户购买合作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等方式,最大限度减轻贫困群众医疗支出负担。三是通过开展“救急难”试点,对因灾、因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救助。目前,我市已被列入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去年累计救助6500多人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