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家谈】“蓝天白云”无需人与风的较量

【两会大家谈】“蓝天白云”无需人与风的较量

两会正酣,春风拂面,“两会蓝”也应景而生。从两会之初的雾霾“压境”,到此后的渐入佳境,仍不免让人心生焦虑:春风过后,再见蓝天白云该待何时呢?莫非“蓝天白云”从此要拜风所赐吗?在昨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媒体率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

到底是人厉害,还是风厉害?对陈吉宁来说,显然并不陌生,根据他的陈述,在此之前,就有人向他问过这个问题。

当蓝天白云变得稀缺,谈霾色变,倒也不是难理解的事。不过,无论是站在科学客观的层面,还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仍需规避情绪化的偏执,保持足够的理性。首先来说,霾是与跟自然气象有关的,如强风来临,引起“风霾阴翳”,而当霾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然“灾害”时,自然气象的关联性趋小,更多地是与现代人的活动影响有关,而尤其是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更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直接后果。

一如气象因素和破坏过程的纷繁复杂,关于霾的治理,或者说对“蓝天白云”的呼唤,也需要客观理性的认知。值得欣慰的是,陈吉宁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不仅没有回避问题,还借此机会普及了诸多环保常识,比如治理的三个阶段论,同时也悉数介绍了目前的治理现状。

所有的回应中,所传递的常识是——蓝天白云的回归,必须是一个过程性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依靠一股风吹来的蓝天白云,终究有着太大的偶然性,也并没有真正扫清雾霾的根源。承认它的过程性,正是对自然科学的尊重,而在实现过程中,更不是人与自然的较量,虽然我们笃信“人定胜天”,但是,蓝天白云的实现过程,一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过程。

具体来说,治理雾霾与每个人都密切关联,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从社会治理的层面,则需要在发展逻辑上强调对自然生态的尊重。这其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掌握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扭转政绩观,从民生、民本的层面平衡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

事实上,从雾都伦敦的改头换面,到雾城洛杉矶的云淡风轻,从第一部《清洁空气法》到《清洁空气法案》,也无不说明要克制霾的淫威,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人和,比如对自然的敬畏,比如对发展的省思,比如对重典的仰仗等等。

于此而言,从2013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史上最严”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从结构减排到产业结构调整;从全面督查到地方问责等,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蓝天白云”的回归,就在不远的将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