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推进供给侧改革“最大公约数”

凝聚推进供给侧改革“最大公约数”

纵观“十二五”,用“发展辉煌、硕果累累、让世人敬仰”等等之类词语形容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力度一点也不夸张。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二。但是,“年产粗钢8.04亿吨,一颗小小的圆珠笔‘笔珠’却要从国外进口”“年境外消费1.5万亿,国内商家却总在抱怨市场疲软乏力”“国内马桶盖堆成山,国民却要跑到外国去买”……2015年,类似这样的“尴尬事件”在中国可谓“屡屡现身、频频出没”。究其原因,供给侧问题是其中的根本。

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改革步入深水区、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凝聚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自然地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人共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明了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提出了改革中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这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把准脉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前,面对艰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任务,政府如何在这场硬仗中发挥好指导、主导作用,把准改革脉搏,下好改革这盘棋,切实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减法”。面对当前全国“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区建设,各种企业地纷纷入驻,不免“鱼龙混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冷冷清清”,也因此“僵尸企业”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障碍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委政府,面对经济转型,面对结构调整,要下大力对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下狠劲革除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对一些“僵尸企业”要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关闭;突出抓好资源整合,对一些中小企业合理进行兼并重组,坚持“加法”与“减法”并举,着力推进企业转型。

当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发展短期经济效益,在园区建设、项目引进上把关不严,没有结合区域实际考虑问题,甚至盲目跟风,看着别处建园区、抓企业,自己也跟着建园区抓企业,导致一些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看上去很美”,经济价值却令人堪忧;或经济发展了,却失去了绿水青山的最美原生态。因此,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既着眼解决当前问题,又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厚植优势,妥善处理好短期与长远的关系。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成功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运用高科技说话,运用高技术求发展,始终走在科技前沿。而企业要实现创新,政府必须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以此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现创新发展。作为党委政府,引进企业固然重要,但做好企业的后续发展服务更为重要,只有做好了企业服务,企业才会更有发展前景,地方经济才会有新突破、新变化。因此,一个地方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关键在政府作用的发挥。

“国内马桶盖堆成山,国民却要跑到外国去买。”这样的“尴尬”显然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所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群众的需求远远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更多的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国民之所以跑到国外买马桶盖,根本在于国内的马桶盖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显然这是供给侧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需求不了解。政府要在市场需求上下功夫,搭建好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此倒推企业发展转型,切实解决好供给侧问题。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