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亭友:能说人类文明史是部“以爱为本”的历史吗?(3)

汪亭友:能说人类文明史是部“以爱为本”的历史吗?(3)

三、唯物主义的方法还要求历史研究坚持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一般会知道《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自原始社会瓦解以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列宁也说过一段同样有名的话:阶级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似乎混沌一片,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列宁还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即经济、政治、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这个观点和方法中的阶级是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首先它是一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人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生产资料的,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构成一个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是一个阶级,经济上的剥削、一般也是政治上的压迫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是另一个阶级,经济上的被剥削、一般也是政治上的被压迫阶级。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是区分一个社会的阶级构成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标志。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和多寡,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列宁给阶级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一个社会集团之所以能够占有另一社会集团的劳动,是由于他们拥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因而有能力迫使另一社会集团按照他们的利益组织社会生产,并按照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式分配劳动产品。

阶级还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划分是以一部分人群占有社会的生产资料为前提,因此它不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而是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私有制社会的产物,并伴随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就不存在阶级。因此,阶级既不是自古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它仅同生产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同私有制共存亡,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目前有不少人随意曲解阶级概念,批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如有的博文就认为,《马论》(指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引者注)单纯以经济贫富划分阶级是错误的,应该用“牟利手段”即经济获得方式来划分阶级,还据此把“依仗特权和垄断牟利的”定义为“特权阶级”,把“依靠创造和竞争牟利的”定义为“资产阶级”,把“特权无门、竞争无能的”定义为“无产阶级”。这个观点其实是把阶级产生过程同阶级区分标准这两个不同的问题搞混淆了。

如前所述,所谓阶级就是大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区分阶级的依据就是人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看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不同,阶级的具体表现也不一样。在奴隶社会主要分为奴隶与奴隶主两大基本阶级,在封建社会主要分为农民(农奴)与地主(封建主)两大基本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另外在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阶级的具体形态也是复杂多变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至于阶级如何产生和分化,其具体途径和实现过程是什么,显然是另外一个话题。比如资产阶级获取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方式,可以是依靠特权和垄断地位获得的,也可以依靠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来获得;它可以采用合法的手段,也可以采用非法的手段。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或途径,改变不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化出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占有生产资料这两大基本阶级的结果。而无产阶级之所以为无产阶级,不是因为他们“特权无门、竞争无能”,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这一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决定了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既不能享有特权,更无力同资本竞争。“特权无门、竞争无能”只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造成的后果,而非无产阶级产生的原因或根据。把结果当成原因或根据、用现象代替本质,如同把收入的高低这一由阶级地位造成的结果作为区分阶级本身的依据一样,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还需要坚持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原始公有制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的文明时代就是从进入阶级社会后开始的,奴隶社会是历史上第一个文明时代。因此,人类有史以来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把人类文明史说成是“以爱为本”的历史,显然是违背唯物史观的糊涂认识,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因为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人群是划分为阶级的,每个人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矛盾以及阶级斗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的客观事实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感情,使得人们的情感(如爱等)不可避免带有一定阶级的属性,打上一定阶级的烙印。因此,爱——无论是博爱、兼爱,还是仁爱——在阶级社会都不是超阶级的、抽象的。

毛泽东明确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爱,没有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他说:“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以爱为本”说明不了历史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于阶级斗争同人类文明的关系要有正确的认识。毫无疑问,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同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是密不可分的。阶级斗争既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这是源于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适应经济基础新要求的社会大变革就会必然发生;当取代落后阶级的社会革命取得成功以后,先进阶级保护或确立的新的生产关系就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把人类文明的发展看成没有矛盾和斗争、没有阶级对立对抗的过程,甚至把阶级斗争同文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恨”与“斗”就是反文明,因而主张摒弃阶级斗争,这只不过是个别人一厢情愿的幻觉而已。

把文明发展同阶级斗争对立起来无非是认为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暴力,而社会暴力必然引起社会动荡,进而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观点不过是重弹历史上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以此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老调,进而鼓吹阶级调和与议会斗争。然而,暴力首先有革命的暴力和反革命的暴力之分,革命的暴力即先进阶级反抗反动阶级统治的暴力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一结论也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充分证明。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革命往往是靠暴力取得胜利的(极个别的特例除外),而每一次革命的成功往往带来社会的大发展、文明的大进步。远的不说,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保护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样,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的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因此,不分青红皂白,把暴力革命等同于血腥、恐怖,把阶级斗争简单地等同于“仇富杀富”,宣扬暴力革命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只许改良,不准革命,诸如此类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说“枪杆子里面永远出不了人权”,这话是站不住的。枪杆子里面既出得了政权,也出得了人权。这就要看是谁的政权、谁的人权了。如果是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就一定保护和发展资产阶级的人权;反之,如果是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就一定保护和发展无产阶级的人权。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国家政权,还是人权,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如果不做具体的分析,把无产阶级革命混同于中外各类阶级的革命,甚至把无产阶级革命同人权对立起来,以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破坏人权,看不到无产阶级革命保护和发展的是最广大人民的人权,是历史上任何其他阶级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这是极不严肃的。以如此糊涂的观点,怎能写出反映人民意愿的人民史、人民革命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标题为《坚持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