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社区举办清明公祭 居民忆先人

南京一社区举办清明公祭 居民忆先人"晒家风"

摘要:上午9点,银龙东苑社区17幢小广场上,“让爱和温暖延续”的大型社区清明公祭活动在肃穆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

1

社区清明公祭活动中,上百位居民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徐洋 摄

清明节就要到了。为了倡导文明、健康、低碳的清明祭祀新风,昨天,现代快报社区行联合光华路街道银龙东苑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让温暖和爱不断延续”社区清明公祭活动。献上一束鲜花、朗读一篇祭文、追忆一段家风家训……上百位居民移风易俗,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祭先人

一束花、一段诗朗诵寄托哀思

上午9点,银龙东苑社区17幢小广场上,“让爱和温暖延续”的大型社区清明公祭活动在肃穆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

上百位居民,自发前来参加公祭活动。对此,银龙东苑社区主任孙欣十分心慰,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社区现有2700多户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失地农民”,这部分居民清明祭祀延续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比较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社区一直在努力。倡导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丧事从简,文明祭奠。“现在,大家都在慢慢接受这个理念了。” 孙欣主任介绍,社区公祭活动已经连续做了好几年,参加的居民越来越多,这说明文明祭扫的理念在慢慢渗透人心。

“这种方式确实很好!”71岁的王奶奶自觉地排在队伍后面,当主持人宣布祭祀活动开始时,她和大家一起面向“追思墙”方向三鞠躬,向先人表示由衷的崇敬及哀思之情。

随后,银龙东苑社区的“亲情守望”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倡导居民树立“安全、绿色、新型”清明祭扫新风。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诗朗诵、家风家训故事分享、殡葬知识有奖互动竞答活动。最后,居民们拿起一束束菊花,走到“追思墙”下依次敬献,并把手中写有祈福语的贴纸,张贴在背景墙上。

80岁的张大爷是坐着轮椅来参加社区清明公祭活动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半身不遂,去墓地扫墓不方便,快报和银龙东苑社区搭建的这个平台,让他完成了祭扫的心愿,心里好过了很多。在这里,清明祭祀不仅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更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

晒家风

奶奶言传身教让他受益终身

回忆家风家训既是对先人的一种缅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教育,更是对后人的一种启发。昨天,67岁的徐福贵老人跟大家分享了奶奶对他的教育“家和万事兴,百事孝为先”。

徐福贵以前是光华路街道司法所所长,成功调解过很多家庭矛盾,早在1988年就获得了“江苏省矛盾纠纷反激化先进个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徐福贵老人说,他本人的家庭关系就处理得非常好,所以处理工作也得心应手,而这一点得益于奶奶的言传身教。

“我奶奶23岁时,我爷爷就去世了。”徐福贵说,奶奶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她没有改嫁,靠一双勤劳的双手,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4个年幼的儿女。不仅如此,奶奶对自己的公婆非常孝顺。“每次吃饭,奶奶总是把太爷爷太奶奶的饭先盛好。”徐福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小就对奶奶十分敬重。

徐福贵不仅把奶奶的谆谆教诲牢牢记在心中,还落实在了行动中。他非常照顾弟弟妹妹,从小就抢着干家务,有好吃好玩的,第一个先想到弟弟妹妹。“我母亲去世早,我又是老大。”徐福贵说,长兄如父,他应该照顾弟弟妹妹。

他对长辈更是孝顺。奶奶在世时,每年除夕一大家人吃完年夜饭,都会轮流给奶奶磕响头。这在他们当时居住的杨庄还曾传过一段佳话,大家提到徐家,都交口称赞,夸“这家人后代孝顺”。

奶奶96岁那年去世了。不过,她的言传身教对子孙影响深远。如今,徐福贵跟弟弟妹妹早已各有家业,各奔东西了,但无论多忙,无论距离多远,逢年过节时他都会“做东”,把弟弟妹妹召集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一大家人聚聚。

徐福贵对子女教育最多的也是“家和万事兴,百事孝为先”。女儿出嫁时,他千叮咛万嘱咐,要女儿一定要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孝顺公婆。“女儿做得很好,她婆婆走到哪都夸媳妇像女儿。”徐福贵非常欣慰。

父母的“精神财产”代代相传

“我家的家风是真诚、勤劳、诚实、尊老爱幼。”居民芦翠淮说,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母亲虽然身体有病,但依然坚持劳作,父亲出外挣钱,每天起早贪黑,一个人养活这个家,非常辛苦。有一件事情让她印象深刻,一天,哥哥不知道从哪里的仓库捡来一把锁,犹豫了半天,把锁带回了家。父亲非常生气,把哥哥打了一顿,让他还了回去。父亲告诉他们,财要自挣,做人要端正。

“父母虽然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用行动、用言传身教来影响着我们。”芦翠淮说,平时,她对待同事、朋友非常真诚、友善,和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结婚之后,对待公公婆婆也非常孝顺,并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产”传给了女儿。

芦翠淮说,自己和婆婆住上下楼,照顾起来非常方便。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都要叫婆婆一起来吃,婆媳还经常一起逛街、买衣服。女儿今年20岁了,工作比较忙,但对老人非常关心。只要一有空,就喊自己去看奶奶、外婆。老年人话多,喜欢唠叨,可女儿一点都不嫌弃,每次都耐心地陪着。

“这些优良品质代代传承,让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团结的大家庭。”芦翠淮骄傲地说,老人家年纪大了,喜欢热闹,逢年过节,家里都要聚会。每年暑假,自己和哥哥妹妹一大家子十几口人还会出门去旅游。有时候,父母怕花钱不想去,自己就骗他们说,钱已经交了。“只要老人还能走动,就支持他们出去玩。”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