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诚信茶 “宁可拉棍要饭,绝不坑蒙拐骗!”
刘祥国做茶有个简单朴实的信念:诚信为本、仁义经商,先做人、后做生意。几十年来,他不仅为茶商提供足斤足两的茶叶,还在每箱多放半斤茶叶以弥补茶叶在运输过程中易碎的损失,为此他每年损失10多万元。刘祥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到一斤茶叶卖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我觉得是骗人的,不诚信,而且那样做对整个茶叶市场发展不利。”
外商慕名到茶厂观摩学习。图片来源:信阳文明网
2002年,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家老字号茶叶经销商第一次与刘祥国合作,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刘祥国按照对方的需求及时把茶叶发了过去,年底时,济南客商还有四件茶叶没有销完,刘祥国在结算时主动提出把这四件茶叶退回,清明前后,换上新茶。对方想说却不好意思开口,可没想到刘祥国却这样主动而爽快。后来,这家老字号茶商与刘祥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时至今日,刘祥国的“光州”信阳毛尖仍是他的主要货源。
“宁可拉棍要饭,绝不坑蒙拐骗!”这是刘祥国的口头禅,他认为,虽然时代在变,但顾客至上的传统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有“回头客”,才能出效益。商海难免浮沉起落,但刘祥国的光州茶是越来越好。去年茶叶市场不景气,别家都出现了茶价降低、利润减损的情况,刘祥国的茶反倒是销售额有增无减,平稳增长。
多年来,刘祥国一心扑在茶事业上,一直很辛苦很累,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谈及此,这个钢铁般的男人一度哽咽,“2000年我75岁的老母亲患上了中风,卧床不起,到2001年去世,作为儿子的我很少伺候在她身旁。后来,一直跟我创业多年的三弟也患上重症去世,我也很少有时间照顾他。”他说:“但我的家人却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都知道只有我没日没夜的付出,才能做出好茶,才能对得起花钱买茶的人,我觉得所有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